Feb 29, 2008

China Social Entrepreneur Foundation

Mission:
The China Social Entrepreneur Found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 to do philanthropy, a professional institute providing enterprises with comprehensive, complete, multi-level and tailor-made public interest and philanthropic plans, and a supportive strategic partner for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plans. Because entrepreneurs are the stalwarts of society with the most enterprising spirits and the greatest economic strength, they are the fresh forces we most need to rely on in anti-poverty work.

By helping entrepreneurs plan and implement strategic philanthropic projects, the Foundation will help improve and elevate the public image of enterprises, heighten their brand recognition and identity, and turn a positive social return into an economic return, thereby causing the enterprises to have the capability to assume still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bringing about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Our motto is, “help enterprises to fight poverty as they develop and let them develop as they fight poverty.”
History:
Founded: Feb 2007
Assets 2007: about $7 million

至今友成的战略框架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五战略”。具体表述如下:

1. 一个目标: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
2. 两个使命:
1. 物质层面――通过倡导和推动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民间组织等各领域的资源整合,促进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公益问题;
2. 精神层面――推动社会企业家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传播,提升全社会公益理念与公民素质。
3. 三个公益理念: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举;可持续综合治理贫困;让 “爱心接力”成为永恒的慈善主体。
4. 三个资助方向: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素质教育;农村和城市贫困人群社区建设;社会企业家的创业支持和社会企业的孵化。
5. 三类主要服务对象: 社会弱势群体中边缘化趋向最严峻的社群;立志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民间公益组织;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社会企业家。

1. 四个运作特点:资源整合、项目孵化、参与式资助、开放性互动。
2. 五年愿景:
1. 中国民间在提升公信力、专业水准、理念和运营效率方面走在最前沿的公益机构;
2. 中国民间在连接企业部门、公益部门和公共部门方面卓有成效的资源整合平台;
3. 中国民间在积极支持和推动社会企业创立与发展和社会企业家精神传播与实践方面的一流品牌。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该方向2007年2-12月项目清单
社会企业家
项目名称 执行机构 项目简述 项目期 项目专员
社会企业倡导战略委托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对国外 “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概念、做法和影响进行文献研究、对国内几家社会企业进行案例调查研究,并为友成规划倡导社会企业战略。 2007-11-7至2007-12-25 陈一梅
北大社会企业家文化节 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 通过“文化节开幕式”、“交流沙龙”、“社会企业家成果展”、“光华管理学院图片展”四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传播社会企业家的精神和理念. 2007-12-1 王也纳
访日交流 方先生/张女士/赵女士/张先生 分别参加日本社会企业参访团和香港社会企业峰会 2007-12-1 陈一梅
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特设"友成社会企业潜力奖" 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 资助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最终获选项目中三个有社会企业潜力的项目建议。 2007-12至2009-7 陈一梅
城市新居民创业与自我服务发展— 大兴区金华里社区"爱心超市"与"小小乐园 北京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 使社区新居民自我组织能力得到提高,并挖掘新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其潜能,实现自我服务;使新居民对生活的社区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促使政府对社区新居民自组织加大投入,形成公平公正的服务设施的供给制度。 2008-1至2009-1 毕鹏/胡军
延伸阅读:

友成支持北大学生开展“社会企业家文化节”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委托研究“社会企业倡导战略”启动

Feb 12, 2008

Levono Innitiated Funding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Dec. 2007)

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曝光 首批5个项目启动


12月18日,联想在京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同时宣布启动联想公益创投计划。

据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介绍,联想将通过不懈努力,力争超越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等价值链伙伴的期望。在环境方面,联想 将在生产经营、产业链协作和环保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进行持续改善,力求将环保理念融入各项商业实践。在社会参与方面,联想结合自身特点,聚焦于“缩小数字 鸿沟、环境保护、教育、扶贫赈灾”四个领域,并将通过“结合业务发展战略,引入创新公益机制,坚持传统慈善捐赠”三个手段持续加大社会投入。

此 外,联想还同时启动了公益创投计划。陈绍鹏表示,“联想公益创投计划是联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想加大社会投入、引入创新公益机制的重要 举措。我们致力于通过这个计划的实施,将联想的企业优势与公益组织充分分享,为有志于在中国公益领域创业的个人和机构提供关键的支持,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 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首批5个公益创投计划也宣布启动。这5个项目分别是,“多背一公斤”、“山水生态伙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村络工程办公室”、“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南部县乡村发展协会”。

(转自人民网,2007年12月19日)

The First Province-Level Federation of NPO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我国首家省级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联合会上月正式成立
范继辉

千龙网 / 2008-01-02

我国首家省级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联合会?D?D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于2007年12月26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

北 京市副市长丁向阳宣布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成立并致辞。他说,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成立是北京市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大事,标志着北京的慈善事业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是从封闭、弱小走向公开、合作的新历史进程。“今后,首都的慈善事业发展将本着‘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管理、机构微观管理、社会监督管 理’的目标进行。作为政府,要把慈善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北 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文彦表示,这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联合会。“它的职能是连接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三方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服务、协调和管理 的职能。‘联合会’将在制订慈善公益组织行业规范、培训民间慈善组织成员、监督救助项目的实施、协调资金支持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慈善公益事业持续、快 速、健康、有序发展。”

据记者了解,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英文名称为CAPITAL PHILANTHROPY FEDERATION,缩写为BPF)由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公益组织自愿联合发起成立,是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 人。其宗旨是,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为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提供双向服务,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政府与各会员单位之间的关系,组织各会员单位开展全市 性慈善公益活动,发挥慈善公益组织行业的指导、服务、协调的作用。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成立后,将履行“制定行业规范、实施行业监督、开展协调服务、加 强公益宣传、提供信息平台、规范捐赠市场”等六大职责。

首都慈善公益组织联合会将于2008年全面展开工作,拟围绕奥运主题,重点在环境保护、助学、助残等项目上开展联合募捐和大型慈善公益宣传活动。

(转自千龙网,2007年12月26日,转载时内容有所删动)

Feb 11, 2008

Conference on Social Enterprise in Hong Kong April 2006

The objective of the Conference is to enhance public understanding on social enterprise and promote discussion and shari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erprises in Hong Kong. Successful social entrepreneurs and experts on soci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rom both Hong Kong and overseas would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audience. An exhibition on social enterprises in Hong Kong, covering their social purpo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etc. is also held.

The Conference aims to attract successful social entrepreneurs, leading personalities from the business, academic, non-governmental and government sector who all share the zeal to search for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help the less advantaged in our community.

There is no common defini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s. The U.K. definition is -

“A business with primarily social objectives whose surpluses are principally reinvested for that purpose in the business or in the community, rather than being driven by the need to maximize profit for shareholders and owners.”

(Social Enterprise – A strategy for success,
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2:7)


Objective of promoting social enterprise
To help the unemployed to move from welfare to self-reliance. While not underestimating the limitations for social enterprises to flourish in Hong Kong, they offer work opportunities in a real-work environment and help prepare the less competitive to transit to work in the open labour market. Some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direct job creation and permanen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http://www.seconference.gov.hk/index.html


Global Link Innitiative: The Earliest Organization Promo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http://www.glinet.org/

罗宾·罗兰德
(环球协力社理事长/创始人)

Robin任英国皇家太阳保险公司国际部总裁12年,负责管理60多个国家的雇员、客户和组织。


Robin 十分善于管理和激励人,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他欣赏多样性的事物,并发现人与人相互间能学到许多知识。他担任过许多组织的理事,并自1992年起,开始与 社会企业家们合作。受到这些人的鼓舞,1998年他转变了职业方向,成为非营利组织和社会/社区项目的顾问。Robin一直致力于推动人与人之间全球性的 联系,包括帮助企业和政府与社区需求间保持更好的联系。

社区行动网(CAN)国际特使,Links Japan顾问,Civicus成员。拥有精算师和会计师资格。


2003年

10月1日 环球协力社在日本和英国成立

11月 理事长和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

的企业和公民社会论坛,有超

过300名的代表参加,该类论

坛在中国属首次举行

2004年

2月 理事长、代表和IT总监访问北京

和上海,调查中国公民社会部门

的需求和现状

2月10日 环球协力社在东京召开第一次

理事会

3月 环球协力社组织日本学者访问团

关于英国社区重建的研究项目;

英语版的网站开通;

理事长和代表出席在博茨瓦纳

召开的Civicus 世界NGO大会

5月 代表应邀出席北京大学主办的

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 迁”

的研讨会

7月 与日本NPO中心共同主办的日英

社会企业家交流访问项目

8月1日 中、英、日三种语言的网站开通

9月 代表参加了由日本外务省委托,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市民活动

制度促进会’牵头的关于美国

非营利性组织免税制度的调查

访问

11月 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赞助下,

环球协力社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了

中英社会企业家/非营利性组织

交流活动

2005年

2月 环球协力社在英国曼切斯特

召开理事会和顾问委员会

3月 与日本非营利性组织社会艺术

和上海儿童探索馆一 起组织

有关环境问题的烛光之夜活动

5月 理事长和代表参加在广州举办

的非营利性组织研讨会

6月 理事长和代表出席日本经团连

举办的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

研讨会并发表演讲;环球协力社

简讯创刊号以中、日、英 三种

语言同时发行;环球协力社在

英国获得慈善法人资格,

注册号为:1110013;理事长出席

在南非举行的大型筹款会议

9月 代表应邀参加日本非营利性组织

访美代表团,进行有关公信力和

问责的调查研究;环球协力社荣获

英国伯乐奖国际连动奖项;理事长

访问北爱尔兰的社会企业

10月 环球协力社企业合作伙伴

中国区项目启动

11月 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教育处

以及英国维珍国际航空公司的

资助下,在英国组织了中英社会

企业家/非营利性组织交流活动

12月 环球协力社理事长访问加拿大

环球协力社成立顾问委员会

2006年

2月 与21世纪商业评论和上海YMCA

联合在上海举办了英国社会企业

访问交流会

4月 环球协力社上海办事处设立;

环球协力社全新中、日、英三种

语言的网站启动

5月 环球协力社理事长访问印度

8月 环球协力社和北京社会科学院马仲良

教授、北京社区参与行动共同成立了

“社会企业”课题组。

10月 在英国大使馆协助下,环球协力社出

版《社会企业家的崛起》(样本)

环球协力社英国理事和代表应邀出席在

中国举办的社会创新大会,并参加了环

球协力社举办的研讨会和协力员沙龙

11月 理事长和代表在泰米尔纳德帮举办了

2次NPO研讨会

12月 环球协力社拥有来自45个国家的超过

400名协力员

2007年

1月 环球协力社举办中日社会企业家首次

交流活动,邀请到日本社会领域处于

领先地位的NPO——ETIC参与

3月 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维珍国际航

空公司的赞助下,环球协力社在英国

组织了中英政府/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

交流活动

Newsweek Japanese Version Selected 100 Social Entrepreneurs, with 5 from China

Newsweek Japanese Version published on July 11, 2007, selected 100 Social Entrepreneurs, with 5 from China.


2007年711日发行的日文版《新闻周刊》(Newsweek)以醒目的大标题推出了1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企业家,其中有大家熟悉的2006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日本有六位社会企业家榜上有名,包括环球协力社曾介绍过的“Florence病儿日托中心”的驹崎弘树和“保护大地协会”的藤田和芳。来自中国的代表共五位,其中有两名是我们的环球协力员,在此对他们深表祝贺!

以下对五位社会企业家的简介主要摘自该期《新闻周刊》,并作了一定整理:


Marie So 扶贫,环球协力员)

2006年建立NPOVentures in Development”,开展可持续性的援助活动方式。其主要业务,一是对与农业相关的项目进行投资,另一是通过对贫困人群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目前,VID正与云南西部的藏族同胞一起开展利用当地主要生活来源西藏牦牛的牛毛以及牛乳所进行的产品开发事业。

http://www.venturesindev.org

Shigong Han, Poverty 韩士恭(扶贫)

山西省煤炭企业领导。200512月,建立了“晋源泰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成立后的一年间,融资额达3000万元,期限内的返还率达到100%,不良债权率为0

Daohong Wu, Environment 吴道洪(环保)

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开发以控制煤炭等石化燃料的使用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工业用产品,平均能减少30%的能源消费量,05年的销售额达10亿元。

http://www.shenwu.com.cn

Hao Wu, Environment 吴昊 (环保)

8年前创建了“蓝洁士”,开发和销售了以小便冲大便的无水厕所。过去的5年间销售量倍增,业绩斐然。

http://www.landwasher.com

Qing Wu, Women 吴青(妇女,曾参加GLI中英交流项目)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代表。该中心致力于农村妇女的维权以集识字率的提高。96年设立了保护来自农村的打工妇女人权的“打工妹之家”,98年建成了培养妇女就业技能的技能教育学校。

http://www.nongjianv.org

GLI相关文章:

2004中英社会企业家/NPO交研讨会

Yi Zhao, Farmers 赵翼(农业,环球协力员)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从学生时代起便开始参与出版启蒙书籍等一类的支援农民活动,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开始从事茶叶的有机栽培事业。同年,被聘为销售茶叶、经营有机餐厅的“北京更香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http://www.gx-tea.com

Feb 5, 2008

New Village Movement in China: Wen Tiejun, Liu Laoshi

Builders of New Countryside in Dingzhou

By China Daily staff reporter LU RUCAI & QIAO TIANBI

http://www.chinatoday.com.cn/English/e2005/e200505/p1001.htm

Many contemporary 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followed the motto of Song Dynasty scholar Fan Zhongyan (989-1052): “Be the first to show concern and the last to enjoy comforts.” Since the 1930s, many have worked towards solving China’s rural issues.

Noted sociologist Fei Xiaotong proposed rebuilding rural areas through industry, thereby freeing farmers from the soil. His Xiangtu Zhongguo (Rural China, 1948) and Xiangtu Chongjian (Rural Reconstruction, 1948) are essential reading in studies of Chinese rural issues. In contrast to the Academic School represented by Fei Xiaotong were the experiments in rural reconstruction that went on in the 1920s and 1930s, when a group of young intellectuals, outstanding among them Yan Yangchu (Y. C. James Yen) and Liang Shuming, went to the countryside. Dr. Yan Yangchu (1890-1990) was a Yale graduate devoted to training a new generation of well-informed, productive and healthy farmers. His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was an integrated program involving education, livelihood, public health and self-governance that targeted the interlocking problems of illiteracy, poverty, disease and civic inertia among peasa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 later revised this program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in South America, Africa and Southeast Asia. In 1987 U.S. President Ronald Reagan granted him the Presidential End Hunger Award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 Another scholar Liang Shuming (1893-1988) meanwhile emphasized rejuve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his experiment in Shandong’s Zouping County. Neither Dr. Yan nor Liang Shuming managed to solve basic rural problems, but their experiments reflected the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ncern felt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for Chinese farmers.

In the 1990s a new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launched their campaign to construct the “new countryside.” Their approach differed from that of their predecessors in advocating mobilization of the entire urban economic system towards suppor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according full respect to farmers, their opinions and experience. Their aim was to help farmers gain capability to improve their lives.

Builders of the new countryside have emphasized different aspects. Rural issues expert Wen Tiejun expounded his concep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and new-mode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He established the James Ye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stitute in Hebei’s Dingxian County (later renamed Dingzhou City). Economist Mao Yushi look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sum loans in rural areas. He founded a private organ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that gives aid to poor farmers by issuing small-sum loans. Sociologist Zhou Hongling promoted democratic awareness among farmers in Hubei Province.

The efforts of these scholars have provided first-hand information as regards the reality of rural China and points of reference in the country’s endeavor to solve the rural issue. Wen Tiejun describes his work as “an investigation” directed towards policy makers.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listed his rural economy experiment as an official academic topic.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the summer of 2003, the James Ye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stitute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due to its rural reconstruction mission and the dedicated Chinese intellectuals within it. Its founder, Wen Tiejun, is described as a revivalist of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campaign.


Yan Yangchu with his family.

Two Experiments in 70 Years

Elders of Zhaicheng Village in Hebei’s Dingzhou City (previously Dingxian County) all remember the song: “Clad in coarse cotton clothes, fed on plain food, wielding farm tools, they spend their days in the field. Without farmers, who could liv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ky?” The villagers learned this Song of Farmers 70 years ago from Dr. Yan Yangchu (James Yen), when he led them in his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Dr. Yan is the only Asian ever to rank with such luminaries as Albert Einstein and John Dewey. In 1943 he won the Copernican Citation as one of the “ten greatest revolutionaries of our time.”

In 1926 Dr. Yan started his education program for peasants in Dingxian and established an education promotion society. Three years later he and his family moved to Dingxian, where his former residence still stands. Within the same year, more than 60 other intellectuals also settled in Dingxian. Dr. Yan commented that the move from Beijing to Dingxian was not merely a geographical difference of a few hundred kilometers but a backward leapfrog over a dozen-century span. It was probably the first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that intellectuals had actually put into practice the slogan of “returning to the countryside.” Dr. Yan and his comrades overcame many difficulties in trying to adapt to rural life as they attempted to analyze China’s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y. This they di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f one county and, based on this model, worked out a plan for rural reconstruction. Dr. Yan described his project as “a Western laboratory transposed to rural Dingxian.” More than 500 intellectuals worked in this Dingxian “lab.”

Although 74-year-old villager Grandpa Han was not personally involved in Dr. Yan’s experiment, he nevertheless gets excited when talking about it. “You know how advanced my village is? We have seen silent films that Yan Yangchu acquired as early as 70 years ago. Some sections were about the villagers themselves.” Grandpa Han’s knowledge of the project came from his mother, who was a student at Dr. Yan’s school. Dr. Yan taught the villagers to read and write, helped them improve their strains of cotton and breeds of pig and established a village clinic and teachers’ school for girls. He tried to improve general conditions in Dingxian through his broad education program. Dr Yan also set up a radio station that started its daily broadcast each day at 6.00 am with a weather forecast. Among China’s then 80 or so radio stations, Yan’s was the only one aimed at rural dwellers.

The Dingxian experiment ended in 1937 with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Dr. Wen Tiejun went to Zhaicheng Village in 2003 and founded the James Ye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stitute at the former headquarters of Dr. Yan’s experiment project. Dr. Wen is a three Fs expert and dean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School of Beijing’s Renmin University. A few years ago, Dr. Wen went to Zhaicheng Village on a rural investigation trip.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village, he founded the institute and named it after Dr. Yan in tribute to his work to improve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yside.

“Ours and Dr. Yan’s experiments have a similar background. They are based on resolving various rural conflicts exacerbated by accelerat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re are many urgent rural issues that call for a solution,” says Dr. Wen.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Institute, however, works on principles that differ from Dr. Yan’s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What the Institute Offers to Farmers


Children at the Zhaicheng Village kindergarten.

It was during the sowing season in April 2004 that the first training session opened at the institute. Its 100 students were farmers from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its teachers were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had volunteered their services.

The institute’s policy is to offer free training sessions, tuition, registration, food and lodging to farmers, on condition that they spend two-thirds of their working hours volunteering their services, or “exchanging their labor for food.” Qiu Jianshe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fice, explains that the policy does not encourage “free acquirements.” Its aim is to nurture acknowledgment of the value of rural labor and protect the dignity of laborers. In addition, this policy is the most practical way of attracting motivated but financially strapped farmers to training courses that can help them and other farmers prosper.

The school teaches basic computer skills, vegetable and crop planting technique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on working in cities. Farmers also attend lectures given by representatives of rural cooperatives that are invited to the school from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t was after attending these lectures that villagers founded the Zhaicheng Village Cooperative.

The institute’s principle of “A technical approach to helping farmers acquire the capability to help themselves” is reflected in its courses. They include studies of farmers, rural areas and theories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udiments of politics, economics and rural cooperatives. There is also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bio-diversity, history of rural constru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lternative economy, rural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an outline of moder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institute targets young rural dwellers with at least a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that identify with rural reconstruction concepts, outstanding farmers active in safeguarding their own rights, those who have helped themselves to prosper, and those who actively promote the law. Other prospective students are rural doctors,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grassroots cadres, and young volunteers who choose to work in rural communities. “We provide systematic training for farmers that will give them the capability of protecting their own interests,” says Wen Tiejun.

Dr. Wen advises his students to set up cooperatives and pool their resources to buy fertilizers and feed, saying, “If you apply pesticide to your own plot, the insects will only transfer to someone else’s. If we join hands in concerted pest and insect control, it will be more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If we join hands in marketing our crops, each of us will get a share of the profit. If we cannot get loans from banks, we should organize our own fund cooperatives and help ourselves.” Graduates of the first training session have founded more than a dozen rural cooperatives in their home villages and experimented with the concepts they learned at the institute. According to Wen Tiejun, the ultimate aim of rural cooperatives is to promote organic agriculture. He says that when villagers no longer need to use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he will help them get in touch with urban consumer communities who will buy their produce. But at the moment, the major advantage of cooperatives is their collective purchase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that cut farming costs.

用双脚做学问的“中国农民代言人”

——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

本报记者 孙梅芳 通讯员 张少辉 (2006年11月8日 洛阳日报)

人物简介

温铁军:管理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职担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理事长兼院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基金会副秘 书长,农业部农研中心特聘专家等。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当选“CCTV十大经济人物”;2004年获得首届杜润生基金会颁发的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2006年被评为“十大环境大使”。


一身职业的西服和一番精辟的演说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充满智慧、一门心思作学问的学者,对农民的一腔热情和看待农民问题的“农民视角”又让人感到他是农民中 的一员。洛阳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信社联合社洛阳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走下论坛的温铁军,再次感受这 位著名“三农专家”的思想精华。


用双脚做学问的“三农专家”


谈起关于温铁军是“亿万农民的代言人”话题,这位略带腼腆的学者诚挚地表白:“我不敢称自己是农民的代言人,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调查而已。”说起自己研究“三农”问题的经历,温铁军说自己是用双脚做学问的,是农民中的一员。


今年54岁的温铁军17岁时山西汾阳插队,特殊的经历形成了他从农村基层出发看问题的角度和关注农民的感情。1979年,温铁军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研究室工作。1985年末转业调入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联络室从事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同年, 他发起并组织了首批记者团,驾摩托车沿黄河考察了8省40多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状况。


1987年,温铁军调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素材积累,使这位新闻系的高材生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位在研究农村问题上。


1987年,他被公派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调查研究所(ISR)和世界银行进修;1991年,他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到康奈尔大学和南加州大学讲学 交流,其间参加密执安大学夏季学院量化分析培训;1995-1999年,他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博士连读,获博士学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专家。


20年来,温铁军一边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一边走出书斋,到农民中去求解“三农”难题。他曾对21个省164个市县的30个试验区进行立项调研、方案设计、跟踪监测和成果评估等科研工作,走遍了农村的山山岭岭。


1995年,他提出以“三农问题”取代“农业问题”的政府建议,得到中央主要领导肯定并成为国家重大政策;1996年,他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三农”这一概念及其内涵,成为亿万农民的代言人。


咬准“三农”问题的温铁军,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大部分农村,细心地调查,认真地研究,然后把第一手材料写成文章。《“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当“三农”遭遇WTO》……这些论著有具体例证、有抽样调查、有确凿数据,具有振聋发聩的说服力。


  20多年田间地头的行走,温铁军对中国农民的要义和处境,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多年来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的多年农村调研经历,让他今天纵论“三农”问题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自信。


  温铁军说,在他心中,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总是说:“没有农民,谁能生存天地间?”


让农民成为新农村运动的主体


谈到“三农”问题时,低调的温铁军打开了话匣子。他强调“三农”问题不是“农业、农村、农民”,应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三农”问题中更多的应该关注农民问题、关注农村发展问题,农业问题只是派生的,“农民在‘三农’问题中是第一位的”。


提及新农村运动的起因,温铁军说,中央在所有新的指导思想提出过程中间,始终强调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随一号文件强调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一系列政策措 施,正在变成新世纪党中央的惠农政策。中央在破解“三农”问题上的思路越来越清楚。现在更加关注农村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是否能够形成和谐社会的问 题,于是提出了搞新农村建设。


温铁军说,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各地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青砖蓝瓦修房子,而是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全面地发展。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其关键是教育和组织的创新。


温铁军说,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成功,才会生根。


温铁军表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是两亿多农户、九亿农民,而要让他们成为主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只有组织起来,农民才可能有效地去跟其他经济主体进行谈判,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温铁军说,“这不是前些年那些松散的协会,而是一种紧密的形式,农民 交入社费 、入社股金,在利益上紧密相关。同时,还要帮助农民形成各种社会组织,比如老年协会、妇女协会,加强社会组织和乡土文化建设,搞点手工艺生产和文艺活动; 如果大事小情都找政府,矛盾也会集中到政府。乡村的社会活动多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化解累积的社会矛盾的渠道也就多了。”


谈及现在的民工潮,温铁军说,应该尽量在小城镇解决农民的就地消化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招‘活棋’”。温铁军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而是“两匹骏马加一头瘦驴”,投资增长幅度很大,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很快,而内需就像一匹驾辕的瘦驴。


按照温铁军的说法,活棋就该有“活的”下法:让农民参与项目,项目带动农民就业,促使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然后推动城镇化和县域经济的增长。如果这样,内需自然而然地就被拉动了。


 温铁军说,新农村有多个层次的含义,要能生产出生态的农产品,能与城市互动,有社会保障,有田园风光,还有有素质的新农民。


金融机构要为农民服务


加快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大财力投入,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温铁军说,目前,城市中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而广大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依旧单一,大部分乡镇金融产品只限于存款、取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


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猛增,资金需求周期长,并且需求多样化。而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却存在农村金融主体供给不足,农村金融工具供给单一,农村金融制度约束供给等问题。


谈及农村金融现状,温铁军言辞犀利。他说,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操作实践看,农村金融体系中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解决,特别是在协调金融市场化导向 改革与改善、提高“三农”金融市场地位关系上存在缺陷,农村金融市场弱势地位进一步加剧,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明显反差。因此,以服务三农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 未破题。


温铁军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要的历史任务,为农业、农村、农民作出应有的贡献,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这一伟大事业进程,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一定能够在日益优良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成长为根植于中国文明沃土的一流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

中国第二波乡村建设运动微露端倪


《南方周末》记者徐楠

2004-06-17

这 是一批有着共同气质和行动的人,很多农民把他们叫作“杂志社的人”。“杂志社”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没多少农民在意它的全称——《中国改革》杂志社。提到这 三个字的时候,意义是多重的:它是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创办者;是一些到过自己家乡的文化人;是做梦也想不到会专门让农民参加的大讨论会的主办方;是坚信 自己的判断为此不惜代价的理想者。在70多年前晏阳初带领数十位大学教授、博士,进行“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知识分子迁往乡村的运动”之后,这批人开始 走着一条相似的路。

一批有着共同气质和行动的人,在中国阡陌纵横的土地上行走。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为此不惜代价。

刘老石的正式职业是大学教师,可他有一半时间都来往于各地的农村,他顾不上考博晋升写论文评职称,不在乎文化人变成了“泥脚杆子”;

邱建生当年从一个福建山村“鲤鱼跳龙门”,在乡亲们艳羡的目光中考上大学,毕业后不到10年,他把家安到了河北农村。

他们自称“乡村建设”,并不引进技术改良品种,也不投资办厂,更不为官一方,而是“开发民智,培育民力”。

中 国农村不乏施与式的扶贫扫盲,也不乏投桃报李造福桑梓的个人情怀,却少有知识分子以这样的角度、姿态和内容与农民直接对接。其中的精神遗产来源于平民教育 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其中的政治经济学阐释来源于城市提取农村剩余这一古已有之的矛盾关系,这关系,在中国大步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今天,已亟需重 理。

他们认定:假如农民依然无法联合起来应对市场,依然无法形成自己的利益表达机制,依然无法实现自我管理,那么农村无以为继之日,也就是光鲜的城市颓然倒退之时。

近几年来,这些人不约而同地走在了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纽带,就是或多或少与一本叫作《中国改革》的杂志有着某种联系;他们在物质支持和精神指引上,都不同程度地受着一位叫作温铁军的人物的影响。

《中国改革》和它的负责人温铁军办会议、兴学校、做项目、搞调研,它联系起了高战、刘老石、邱建生,联系起了青年农民杨云标、马长华,联系起众多大学生和志愿者,联系起数不胜数的农民。

它更像一个实践中枢,在今日新乡村建设的图谱上,构成最显眼的节点之一。

2004年4月,华北平原的春播时节。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首期培训开班了。农民学员、志愿者和记者来了100多人。空气中漂浮着新麦的气息,还有热热闹闹的南腔北调。

对于当地农民,“杂志社”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提到这三个字的时候,意义是多重的:它是眼下的乡建学院的创办者;是一些到过自己家乡的文化人;是做梦也想不到会专门让农民参加的大讨论会的主办方;最后,是那位了不起的“温总”。

现在,温铁军正是学院的院长。

对于那几位把大量时间花在农民家乡的“文化人”,最方便的概括就是“杂志社的人”。在乡建学院以及更早的新乡村建设谱系中,他们是不可忽视的主角。

事实上,他们才刚刚登场。

●田埂上并不孤独

2002年春节,杂志社的邱建生带着支农调研的大学生来到河北定州翟城村。

翟 城村是当年“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进行著名的“定县实验”的模范试点。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带领数十位大学教授、博士举家迁往贫困地区河北定县,推行教 育、生计、卫生、自治四步方案,寻找中国人民古老落后生活方式的复兴途径。当时的一家报纸指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知识分子迁往乡村的运 动。

2002年春节前夕,当邱建生和大学生们在村委会门上贴出对联:“平民教育诚可贵,乡村建设慨而慷”,村支书米金水吐出憋了好久的疑问:“还有人认得晏阳初吗?他不是去了美国吗?”

随后米金水终于明白:还有人“认得”晏阳初。

早年曾动过的念头在米金水心中再次涌起:“打晏阳初的旗号”,办学校,扩大影响,带动村庄。这和“杂志社”不谋而合。

2003年7月,学院正式成立。53岁的温铁军站在学院的菜地边上说:“所谓乡村建设,就是小农村社经济前提下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他的设想里,面对分散的小农经济,要通过试点促进经济合作组织,让农民联合起来抗御市场风险;带动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使农村滚动积累发展资金;推广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希望农民健康的组织力量能够应对地方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改善乡村社会的治理。

想做这些,就没法闷在书斋里。

高校的涉农社团邀请温铁军演讲,他专程赶去;地方企业家投资有机农业,尝试创办“三农生产力促进中心”,他专程赶去。昨天在上海,今天在郑州,明天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他还在积极联络嘉道里基金会、香港乐施会等国际NGO组织,目前努力的目标,是为中国大陆十个左右的乡村试点争取小额贷款。

在2003年度CCTV十大经济人物评选的颁奖典礼上,温铁军说:“我是一个用脚做学问的人。”

在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有人问温铁军是否在撒播火种。他说:“没有‘火’,就是‘种’。只是希望把这个贫富差别增大的社会稳住,让农村的问题缓解一些,让农村可持续一点。”

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编印了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全文;温铁军大声宣讲,1号文件已经明确:要“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

温 铁军告诉农民:“咱们成立合作社,联合起来买化肥、买饲料,被骗的可能性不就小一些吗?现在自己买药打虫,你家田里打出来,就全跑到他家田里去了。合作起 来整体防治虫害既彻底又省钱。种出了果树咱们联合起来卖,各家都能分红。从信用社贷不出来钱,自己办小型的合作基金互帮互助。”

“我是被赶着往前走的,没时间顾及别人说什么。”回避所有的理论争论,回避所有的派别定位,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有限的实践空间———在理论界,温铁军成了独行侠。

然而在村道和田埂上,他并不孤独。

●“名誉村主任”

多年前,高战就听过温铁军的讲座,读过他的著作,“只要是他出现的场合,我就不断地提问题。”

2002年,高战还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已经拥有了一家注资100万元的公司。现在,他在苏北发起了三个农民发展协会,都是用乡党委的红头文件开路的。“我知道以个人力量推动农民组织化的风险,一定要争取到红头文件。”

他提醒乡村干部: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政绩考评里能加5分;组织农民开会议事,还能再加5分。

此后,他顺利地被乡党委的红头文件任命为“村委会名誉主任”。

2003年10月2日,苏北窑湾镇陆口村下着小雨,陆口小学的走廊上挤满了人。

这是高战曾经的母校。小时候老师说:2000年我们就要实现“四个现代化”。2000年早就过去了,再回家乡看病,“医生手里还是那个旧听诊器,几条大胶带和裂口还在老地方,一点没变。农村的现代化在哪里呢?”

“这对我的折磨很大。”高战曾经相信自上而下的道路,想过要从乡镇干部做起。然而接触之后深感他们“人格分裂”,“在那个位子上即使你想做,也做不了什么,一切几乎都已经被规则决定了。”

“做学者?我们的学者已经太多,做了多少实际的事情?从商?回来反哺家乡,能起些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可以奋斗的职业群体,而在这里,我的个人效能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

就在这所乡村小学的教室里,高战给小学生们演讲,组织农民谈天:“大家参加农民协会一起买化肥,各家都能省钱;管事的人真正由咱自己选!”

农协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志愿整修道路。那天是大年初二,有人撂下家里刚做好的团圆饭,来了。

接着帮农户联系外出务工的渠道,组织20多人到工厂里实地了解。

然后是统计用量,联络各家在淡季统一购买化肥,“每户比旺季分散购买省了好几十块钱”。

会员家中有人亡故,会收到农协送来的花圈和悼词。悼词里说:死者向国家交纳公粮和农业税费,遵守法律、尊老爱幼、教育子女、团结邻里,这些都是农民作为一个公民爱国的最好表现。

收到花圈的人家感激不已:“破天荒能有一个组织到农民的家里送花圈啊!”

动员建立合作基金那天,当晚就收到了两万元股金。最多的一家给了5000元———一大塑料包的散碎票面,是攒着给儿子娶媳妇用的。

高战和基金会的会计、出纳三人是评议员,每笔贷款都须经他们一起审核。贷款只能用于看病、上学和发展。前两种情况不收利息。

基金会成立当晚有户人家就提出申请,后来提交了养蘑菇的明细计划,多少钱买多少种子,多少钱买多少肥料,计划如果亏了,章程规定评议员要受罚贴钱。

2004年,高战成为《中国改革(农村版)》的编辑、记者。

这本诞生还不到两年的杂志,经常刊发一些读者写来的信。一位四川青年农民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被一封信改变了。

他的名字是马长华。

●一封信改变的人生

25瓦的白炽灯泡下面,到处塞满了书:《经济学(季刊)》、《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伊斯兰哲学史》、《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等等。

这是马长华的家,是他初中二年级辍学后的生活归依。他说:“我做体力活不在行,就想在别的方面帮帮乡亲们。”

在这个川西山村里,大部分人祖祖辈辈耕田为生,常有人家卖光了家当仍揭不开锅。

1999年,梅雨季节的一个下午,农闲的人们聚在村民马云德家的场子上“摆龙门阵”。阴云在坝子上越聚越多。

“听人说:乡政府上报的咱村人均年收入是2800元。”

“啥?断粮还差不多!”

“数字每年还得往上涨呢!”

“靠种粮,谁家不亏钱?那400亩山地我早说该种些药材了,要不啥指望也没有。”

“但钱从哪来?贷款?做梦吧。你拿啥抵押?穷得叮当响,信用社怎么会贷给你?”

在场的七个人决定写信向外界求助。他们想找到能出钱帮忙的人,引进经济作物。七个人之中,只有马长华知道“温铁军”。这个名字就被郑重地写在收信人的位置。

过了一段时间,温铁军的回信不期而至。从那天起,到处有人在村里问:“温铁军是谁?”马长华不厌其烦地说:“温老师不是北京的大官,是‘三农’专家。”

温 铁军给出了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建议:“我出1000元,你们51户人家每家出100元,合计6100元。每100元为一股,51户占51股,你们组是大股 东,这样成立兴富村1组‘互助会’。我不要利息和收益,只要把我这10股收益作为‘公共积累’,不断滚动增加,每年向我报告一次使用和收益的情况即可。”

按规定,会员每10户分为一组,每次只能贷款给10户中的1户,还清之后才可进入下一轮贷款,因此形成事实上的联保关系。每一笔借款,都须由理事会全体成员签字通过。

目前他们的互助会已有80户入股,分2批向10户农民贷了款。马泽伦家在互助会帮助下买来一头母牛,现在小牛犊已经到处吃草,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牵到市场上去卖。

他们的信在《中国改革(农村版)》上发表了。马长华成了互助会会长、香港乐施会的乡村建设骨干培训项目讲师、首届乡村建设研讨会代表。

他开始明白了:“温老师是要让我们自我决策、自我发展,走上能力建设的可持续道路。”

互助会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但马长华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乡亲的猜测、怀疑、嘲讽甚至指责,与信任、支持和鼓励糅杂在一起。

“千把块钱,能做个啥事?”怀疑在村庄里蔓延。“水利局的人不是说了吗?修提灌站要十好几万。没有钱来,说啥也没用。”

“风头出得这么大,还不是为他自己满世界游玩?不是说要修提灌站吗?两三年了,弄了个啥?”

互助会图书室几乎是马长华的命根子,大部分书是他自己拿来的。他就在这里给村民讲讲外面的事情。与温铁军的合影,被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架上。

他要求小学生们只要一踏进图书室,就必须讲普通话。

他执拗地打断村民的话:“沙友大哥,不是‘千里昭昭’,是‘千里迢迢’。”

他想要村民养成看书的习惯:“《读者》杂志上每期都有笑话,好笑哩!对别的不感兴趣,先看笑话也行啊。别的以后慢慢看。”

他在会上说:“一时半会咱们修不了提灌站,就先把玉米种起来,大家都种,将来组织合作社一块卖。一步一步来。”

快满32岁的马长华依然独身一人。曾经有人介绍了一位本地农专的大学生,可见了面,“觉得她还是那一套单向思维,一点逆向的、有个性的东西都没有。跟我在北京见过的那些大学生,完全不一样。”

温铁军的回信到达村中后,他们意外地收到另一封信,信中激励马长华他们实干起来。

几个人挤在一起读信,突然有人指着信末的草体署名喊起来:“是李昌平!”

他们不知道,李昌平于2001年10月来到《中国改革》杂志社,次年《中国改革(农村版)》启动,他开始担任副主编。

●“钓鱼”与“发酵”

在“杂志社”的这段时间,李昌平完成了从乡党委书记到农民利益鼓吹者和思考者的转变。

2002年2月,是李昌平进入杂志社之后的第四个月,一位来自天津的年轻教师来到这里。他叫刘相波,在大学里讲授政治经济学。

刘相波站在走廊外面听完了温铁军在南开大学的讲座:“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它教人吃饭不种粮、穿衣不纺棉。它教大家都拼命挤向金字塔的塔尖,离中国最根本的现实越来越远。”那正是刘相波痛感大学教育缺乏“人文素质”,自己尝试带学生下乡的时候。

接下来,温铁军的“山沟设想”让他深受触动:“这事非做不可!”

“然后就到‘杂志社’来了。太自然了,要不要我都会来。”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刘老石”,一来上口,二来希望像石头那样坚实。

2002年夏,福特基金会以5万美金资助了“大学生支农调研”的两年期项目,刘老石成了“学生头儿”。

2003年春天,湖北房县窑怀乡三岔村小学一间教室的土墙上,旧白纸在疙疙瘩瘩的墙面上贴得有点歪斜,上面写着“乡村建设人才培训班”。

这是香港乐施会的一个项目,由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组来实施操作。

刘老石主持个人激励环节:每个人都要讲自己的梦想,还要大声喊出来。

沉默良久,一个羞赧的妇女小声说:“前夜俺没做梦”。

很多村民因紧张而皱紧的眉头在笑声里松开了。

“大伙先说说啥叫梦想吧。”此后的每一天,都从“梦想”开始。

村民终于说出:“要办养鸡场”、“要送孩子上大学”、“要富裕安宁的村子”。

2002 年,安徽阜阳青年农民杨云标组建的维权协会受到各方关注,大学生小队马上来到了杨云标所在的南塘村。他们放映农业科技碟片,放映电影,教孩子们唱歌、跳 舞、画画、背古诗。他们跟村民一起唱《东方红》,唱《浏阳河》,有村民开始教她们扭秧歌、走“十字步”。守寡十余年的王殿敏拉住女学生赵玲的手:“十多年 来我没像今天这么高兴过了!”

刘老石讲“钓鱼”,也讲“发酵”———大学生是鱼饵,是酵母,真正的主体必然是农民。而这个过程,更是对鱼饵和酵母自身的改造。

从湖北到安徽,从山西到四川,他不断体察到新的问题和动向。

杨云标曾把农村的现状概括为“组织资源的制度性缺失”,并提出“理性维权”。在生发于农村自身的组织力量中,杨云标走得最快,却走得“越来越困惑”:税费改革后干群矛盾有所缓解,村民不那么热心协会的事了。

“现在维权协会其他骨干有了危机感,他们说杨云标是大学生,上面又拢得这么紧,得搞民主化改革,离了他也能行,这才成。”

“离了他也能行”———对“民主”的理解开始在切身组织利益中萌芽,刘老石把这句话牢牢记住。

迄今为止,参与过支农调研的大学生有近万名,直接带动成立了近百个涉农社团。大学生肖清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了2个月,现在辞职常驻湖北三岔村。

刘老石整天都忍不住乐呵呵的。

李昌平的基层经验,给了支农调研许多具体指导。刘老石说:“你会觉得温老师的大方向那么对,而李昌平在技术层面上的主意那么好。他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和各方面打交道。他给我们的太多了。”

李昌平在杂志社度过了两年时间。他的离开,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事件。

临别,杂志社的同事们收到了李昌平群发的短信:“因为太爱这里,所以才离开。”

●“晏阳初原教旨主义者”

邱建生言辞不多,总有几绺浓密的头发从头顶直竖起来。

向温铁军一再请战,邱建生终于把家安到了翟城村。到目前为止,他是惟一一个常驻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管理人员。

邱建生蹬着解放鞋,随便套件迷彩服,进城添置木床和二手市场的老板谈价钱,带着村里的个体司机在街边小摊上吃面,坐在记者的镜头前面却常常沉默,问一句,才答一句。为了给学院铺设宽带,花了几百元招待电信局的人,邱建生说:这是他最大的一笔公关开支。

沉默是他的常态。惟有走向田野的时候,能听到他小声哼唱的声音。

用院长温铁军的话来说,这个“晏阳初原教旨主义者”管账“马虎”,“不是一个帅才”;但《中国改革(农村版)》上介绍晏阳初思想和实践逻辑的文章,多由他来主笔,字里行间,他精确、内敛。

邱建生对晏阳初的兴趣,开始于一本《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1997年,他开始在家乡福建和北京等地奔走,发起成立“晏阳初研究会”。

听说河南有人想搞农民大学,他赶了过去。“我带书过去,我想参与,想让他们了解农村的综合改造、综合建设。可那是一家乡镇企业搞的,有商业意图,沟通有距离。”

中学教师陈炜自费到山西一个地方扶贫,他赶了过去。“那里很难——一点多余的粮食都没有,全都要自己种。走的时候我很低落——如果积蓄再多一点,我会多待些日子。”

离开山西,邱建生胃出血1000多毫升。“那时候就好像孤身一个人在荒野里。”

2001年邱建生结识温铁军,同年加盟杂志社。

来来往往的大学生志愿者总是让他感慨不已:“他们比我幸福,不用再经历寻找的痛苦。”

2004年4月,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首期培训开班,邱建生开始了建院以来最忙的一段日子。

一个年轻人背着大旅行包走进校门来报到。对着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他昂首挺胸地说:“我是马长华!”

●在一起

在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每天的讲座和讨论开始前,学员们要高喊口号:“改变自己,做家乡主人。团结起来,建设新乡村!”

新的面孔闪现其中。

首期培训结束前3天,130余户村民加入了翟城村新成立的辣椒合作社。

几个月后的暑假,中国农业大学的二十几位学生,又将抵达马长华的家乡。

温铁军不承认自己在有意识地寻找、发现和吸引人,他只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1980年代,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温铁军的导师杜润生曾说:“动员起青年知识分子调查、下乡,你们就算成功了。”而现在,温铁军正“慢慢有点这样的感觉”。

“年轻人容易着急,我只是时不时在旁边给他们提个醒:慢慢来,稳当一点,扎实一点。”

高战、马长华、刘老石、邱建生这批人天南地北,各处一方,偶尔在杂志社碰到了,竟是难得的不期之遇。

在一定程度上,加入“杂志社”意味着以乡村建设为正式职业。

高 战正在计划到翟城村去常驻,公司已“撂荒”多时;刘老石放弃了一度有过的考博计划,每周两次奔波在京津之间;马长华从寂寂无名一下子成为州上镇上瞩目的人 物,今天所有的压力都是三年前始料未及的,他的孤独远甚于压力;作为村主任,杨云标在自己植根的土壤里身陷权力与矛盾的漩涡。

前路上遍布着尚不可确知的种种可能,这反而向他们印证了另辟蹊径的意义。

脱离官场、商场、学术界的正统评价标准,他们试图用自身命运辟出一个价值与机遇的岔路口。他们精力充沛,志在必得,他们竭力付出以期收获。他们初尝胜果,倍感欢欣。

先前种种分散的努力正在织就一张网,虽显疏淡却已见端倪。乡建学院如同网扣,在织网人的手中一天天收紧……

See more stories below:
http://www.chinadevelopmentbrief.org.cn/ngother/ngother.jsp?id=429

My Publication in China: What i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on-Profit Incubator in Shanghai, 2007

公益组织孵化器(Non-Profit Incubator)正式启动及招募启示


标 题: 公益组织孵化器(Non-Profit Incubator)正式启动及招募启示
公益组织: 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 http://www.npi.org.cn/
需求者代表: 吕朝
举办时间: 2007-8-1
报名截止: 2007-7-31
活动地点: 其他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中路2795号希爱楼
需志愿者: 0人
所需专长: 参加大众型的公益活动
期望捐献: 8小时
受益人数: 10000人
需求描述: 公益组织孵化器正式启动及招募启示

公益组织孵化器(Non-Profit Incubator)简介

公益组织孵化器(NPI)由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沪浦民政字第0372号)于2006年设计成型,并在政府主管部门、著名公益组织的领导人和企业家的支持下于上海浦东正式挂牌运行。

与中国经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迫切性日益显现,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 须同步、协调发展渐成全社会的共识。全球的经验证明:非营利部门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兴 起的“社会企业”潮流更加证明了在社会转型期,那些具有使命感,创新精神和执行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将和政府、企业一道负起改变世界的责任,而在某些行政和 商业手段“失灵”的领域,NPO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部门的发展轨迹类似,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公益“增量”的拓展优先于并最终会促进“存量”的改革。所谓“增量”,是 指加入到公益领域的新观念、新机构、新资源和新人才。NPI的使命就是支持那些对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有着企业家一般的敏锐把握,在使命感和公益心的趋势下 设计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有恒心和能力使之逐步实施的优秀人才在公益领域创业。

NPI的设立模式为“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兴办、民间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民间受益”。具体说来就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以购买服务形式给予补贴;设立董事 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向社会各界募集运作经费;与资助型组织建立公益创投合作伙伴关系;由NPO专家组成顾问团并借助管理咨询、会计、法律、 宣传营销等专业机构的志愿力量向被孵NPO提供一流的咨询服务;受益方为创业和发展期的民间公益组织。

NPI探索中国特色的公益创投模式,即对被孵化机构提供包括场地设备、能力建设、注册协助、小额补贴等公益组织创业期最亟需的帮助。同时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发掘、培育有志于投身公益领域的“社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我们的理念
NPI的使命:助力中国社会创新,培育公益创业人才

NPI的口号:有爱,更要有能力!

NPI的目标:
1.  吸引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优秀分子在公益领域创业;
2.  为NPO搭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桥梁与合作管道;
3.  树立一批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NPO样板;
4.  探索贴近本土NPO需求的NPO支持体系的运作模式;
5.  为公益资助人提供对NPO筛选、评估、监督的专业服务。


招募启示

日前,NPI近500平米的孵化场地已装修完成,它将会成为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公益组织的重要培育基地,我们真诚的邀请那些希望在公益领域实现自身价值的伙伴以各种形式加入我们,并成为我们的同路人。

如果您或您的机构已经摸索出一种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为广大受益人服务的模式,并希望使之付诸实施,但在创业的初期需要场地、资源等方面的协助,请联络我 们,公益组织孵化器正是一个为初创期和中小NPO提供这方面帮助的机构。在申请成为NPI孵化机构之后,我们将主要从以下方面考核申请机构:
1.  社会影响
2.  运作模式
3.  组织架构
4.  与NPI的契合度


联系人:吕朝
E-mail:zhao.lv@npi.org.cn

Budding Web Platforms in China Promo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http://www.npi.org.cn/公益創業孵化器Non-Profit Incubator: A major foundation promoting individu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itizen sector.

http://www.bcf.org.cn/cyjyb/dxscycdxm/dxscycd004.asp 光華基金會Bright China Foundation: A major foundation

http://www.stdgx.com/中国创业研究网(China Entrepreneurship Studies): Not much content o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http://xiaobiandan.com/ 小扁擔行動: promoting student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hina'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etwork Website established

The address is http://www.sociale.com.cn/
It was opened on October 2007. There are not much information so far.
The Chinese title is 中國公益創業网。
There is a quite active forum.
My article in Chinese, What i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s being heated discussed। The Chinese title of this website used my translation version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中国公益创业网(www.sociale.com.cn) 新版网站于2007年9月正式上线,下属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网络部,接受湖南大学校团委的指导, 以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为依托,“公益创业”指个人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在非盈利领域援用商务领域的专业作风,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在争取 慈善资金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将公益事业办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竞争力的实体。“公益企业家”的字眼常暗示着一种传奇性的魅力个性,与理想主义、社会使命 感和开创性相联系。
我们的使命是”传播公益创业理念, 帮助最多人成功”,在这里,你不再充当一个螺丝钉,而是成为一台发动机!一旦你的潜能和激情被点燃,你将可推动整个世界的进步。
该网由网站和论坛两部分组成,中国公益创业网作为中国公益创业产、学、研展示平台,发布公益创业中心项目进展,发布公益创业知识,建立一种公益性服务,提 供专业指导和做公益志愿活动的倡导者,宣传公益创业思想,开创校园创业的新思路,并且致力于使中国公益创业的力量不断壮大,并以其心为中心走向世界提供动 力。
中国公益创业论坛目前为中国公益创业会员提供自由学习交流的平台,打破会员权限的限制,免费向社会开放。

Feb 4, 2008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estival in Peking University, Dec. 2007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 China

社会企业家文化节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estival

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

By the Future Social Entrepreneur Associ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December 2007


目录

第一部分 缘起... - 3 -

第二部分 组织者介绍... - 3 -

第三部分 文化节活动介绍... - 4 -

一、文化节开幕式... - 4 -

二、社会企业家成果展... - 5-

三、光华管理学院图片展... - 5 -

四、文化节交流沙龙... - 6 -

第四部分 文化节预期达到的效果... - 7 -

第五部分 结语... - 7 -

第六部分 联系我们... - 7 -

第七部分 附录... - 8 -

附录一: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活动大事记... - 8 -

附录二:活动拟邀请组织介绍... - 9-

一、 缘起:

上个世纪的孟加拉,尤努斯教授凭借一个创新的金融理念,为孟加拉社会最底层的人民赢得了生活的希望,并凭此获得了世界的尊重;法维奥·罗萨,一位普通的巴西农业工作者,依靠突破常规思维的供电系统为用不起政府高价电的巴西百姓送去了光明……他们做公益,却不是传统的慈善组织;他们盈利,但却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他们让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却几十年来不为人所知。他们创新的理念、执着的精神、无畏的魄力和高尚的人格,也使得他们成为这个世界最闪亮的一个群体。

作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校大学生,我们因此而被吸引折服,也为这个理念还没有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我们确实应该做些什么,为这些创新的理念,为这些执着于改变的人们,也为我们自己。

于是,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着手筹划了这次社会企业家文化节,希望依托于北京大学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赢得您的支持,加之我们的努力,能够让社会企业的理念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认同,也使得社会企业家们以及对社会企业家理念感兴趣的人们共聚一堂,交流沟通。

二、 组织者介绍

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Future Social Entrepreneur Association是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的旨在传播社会企业家理念在大学和社会企业家之间搭建沟通平台的学生社团。

协会努力使青年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能够理解社会企业家的事业,培养一种开拓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改变世界的梦想和信心。我们坚信作为富有想象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一代,能够对那些长期困扰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有所作为。

三、 文化节主要活动介绍

本次社会企业家文化节为期一周,时间定在2007128日至1215日。这次文化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分别是:开幕式、社会企业家成果展、光华管理学院图片展、交流沙龙。

1. 文化节开幕式

(1)活动背景:

目前,国内研究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组织和个人有很多,但还没有聚

成一种力量,没有一个供大家交流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文化开幕式,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社会企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

此外,在传播社会企业理念的时候,我们遇到的一个难题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企业”,我们发现很难用三言两语向他人解释清楚社会企业与企业的区别、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区别等等。社会企业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社会企业都是一个故事,因此我们认为用讲故事的方式向他人介绍社会企业是最有效最准确的方式。本次文化节的主要目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社会企业家的理念和精神,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开幕式上多方的讲解以及和大学生的交流,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社会企业家的理念。

社会企业在西方发展得比较成熟,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直致力于搭建中英两国之间社会企业家交流的平台,分享英国社会企业的成功经验。最近,他们制作完成了一部社会企业纪录片,计划在北京高校中巡展,并选择在北大做本次巡展的首映仪式,并和本次文化节开幕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2)活动介绍:

开幕式时间:128(周六)下午200530

开幕式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

参与方:

关注社会企业的相关组织机构、学者、社会知名人士

大学生(包括北京其他高校公益社团的成员)等

2. 社会企业家成果展

(1) 活动背景:

鉴于社会企业家其人、其事在公众中还没有广泛的影响力,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社会企业家和企业家的区别,于是,我们认为,协会首先应该在大众范围内特别是大学校园里普及社会企业家的理念。考虑到这是一个很难用三言两语加以概括的群体,他们的个案性过于强烈,宣传这一群体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们的故事讲给渴望了解这个群体的人听,于是将他们的成果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成为最合适的方式

2)活动介绍

展出时间:128日—1215

展出地点:北京大学三角地橱窗

目标人群:北京大学全体师生。

(北大三角地是北大校园中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也是北大传统的宣传园地,大量同学、老师及游客关注于此,选择在三角地橱窗做展览可以使我们的宣传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有助于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和推广社会企业家的理念)

形式内容:

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成员负责设计并制作15张展板,届时在北京大学三角地橱窗展出,介绍社会企业家精神理念及国内外知名社会企业家的事迹,主要包括: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孟加拉乡村银行的事迹、比尔·德雷顿(Bill Drayton)和阿育王(Ashoka: Innovators for the Public)、茅于轼教授龙水头村小额信贷试验、社科院杜晓山老师易县小额信贷试点、NPP吉美坚赞福利学校项目、爱心行动幸福工程项目等。

3. 光华管理学院图片展

1)活动背景: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光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光华的主旨是培养位居世界前沿的商界精英。光华的学生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商业素质,并且希望以自己所学对社会有所贡献,社会企业家这种形式和概念的出现恰恰符合了他们的这种愿望。对于这些具备优秀商业素质的精英人群,社会企业家的理念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商业意识相结合,必将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2)活动介绍:

时间:128-1215

地点:光华管理学院空中走廊

目标人群:光华管理学院全体同学老师,尤其是MBAEMBAEDP

活动安排:

1)形式:

光华管理学院的空中走廊连接光华管理学院南北二楼,邻近MBA/EMBA/EDP的教室,是同学们课间休息交流的理想场所。图片展将在同学们休闲休息的同时,以艺术性的画面和动人的语言传播社会企业的理念和他们的感人的故事。

2) 内容:

l 同心互惠展览馆图片提供

l 润灵爱心组织图片提供

l 吉美坚赞福利学校图片提供

l 尤努斯小额信贷项目展

4. 交流沙龙

1)活动背景:

最好的交流莫过于面对面的交流。交流沙龙就为社会企业家、公益组织工作志愿者和大学生等等提供了这么一个交流的机会。很多大学生有志于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节沙龙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满足各方需求,促进大家的交流。

2)活动介绍:

时间:20071215(星期六)下午200600

地点:北京大学师生缘咖啡厅

参与方:

社会企业家、相关公益组织志愿者、大学生

四、文化节目的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1. 增进北京地区社会企业以及NPO组织领域内的交流与互助,提高社会企业以及NPO整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2. 搭建学者、专家与社会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提高社会企业宏观的运营能力。

3. 提高社会企业在潜在的精英群体(大学生)以及已形成的精英群体内(MBA/EMBA/EDP)的影响力,拓展其活动领域,为其搭建解决运营困难的平台。

五、结语

作为最早接受社会企业家理念以及以此为宗旨成立的学生社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个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企业家这个新兴的群体,我们深信这个群体将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必将在未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希望这个理念尽快为更多人所了解和接受,希望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

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实践这一理想,传播这一理念!

六、联系我们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邮箱

李琳

会长

861346 662 1686

lilin8@gsm.pku.edu.cn

白国锋

实践部部长

(86) 13269353376

baiguofeng@gsm.pku.edu.cn

杨青

外联部部长

8613810476769

yangqinggsm@gmail.com

王梦婷

学术部部长

861346 662 2842

wang_mengting@126.com

七、附录:

附录一: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活动大事纪

附录二:拟邀请组织介绍

附录一:

北京大学未来社会企业家协会活动大事纪:

² 2007年暑期“社会企业家体验活动”:

Ø AIESEC合作,赴印度实习体验当地的社会企业家状况;

Ø 赴山西省灵丘县调研当地的小额信贷发展状况。

² 定期举行协会内部的案例学习和沙龙,围绕社会企业家探讨相关话题。

² 部分同学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教授的北大演讲,以及“健康与发展国际论坛”。

² 邀请沛丰中国副主任勾长文先生做“小额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讲座。

² 邀请公益事业伙伴基金会(NPP陈宇廷先生做“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走近公益事业伙伴基金会”讲座。

² 邀请前IBM中国区总裁吴士宏女士做“从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讲座

² 与日本社会企业家组织ETIC合作组织交流会和沙龙

² 进行与Greenpeace, Global Links Initiative 等国际公益组织的合作,并策划更多的实践交流项目。

附录二:拟邀请组织介绍:

1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简介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是国内首家以企业家为主体、以扶贫开发等公益事业为主要目的、以资助项目为主要运作模式的创新型非公墓基金会。基金会的主管单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基金会的宗旨是: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动企业家群体在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广泛深入地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探索社会民间力量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可持续开发式的扶贫道路。重点关注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边缘性弱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公益活动,并注重公民素质的提升和公益理念的传播。

2 北京富平学校简介

富平学校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正式注册于民政部门的非营利机构,由著名学者,企业家和发展工作者茅于轼、吴敬琏,柳传志,林毅夫,汤敏,资中筠等社会知名人士创办并担任董事。富平学校旨在通过能力建设/研究倡导/创新实践,推动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的合作,促进公民社会和社会责任投资的成长,从而帮助贫困弱势群体自我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2 英国环球协力社简介

英国环球协力社是由曾任英国皇家太阳保险公司国际部总裁罗宾·罗兰德创办。旨在组织和协助开展民间组织间的国际合作项目,利用网络技术构筑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共同寻求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动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加强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在政府和国内外民间组织间架起桥梁,协助政府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3 北京社区参与行动简介

社区参与行动(北京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是一个促进社区公众参与的非营利民间组织,成立于200212月。它的宗旨是,传播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推动城市社区参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组织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发扬团队精神,实行民主治理,体现关怀、友善、谅解的氛围。组织的思想核心是倡导人文关怀和关注社会。我们的工作领域是向城市社区提供社区参与的信息、咨询和培训;从事社区参与的信息收集和出版物出版;开展中国城市社区参与行动研究;在政府、专家学者、 NGO和社区公众间建立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4幸福工程简介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于1995年初共同发起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通过向海内外募集资金,建立幸福工程专项基金;通过卓有成效的救助行动,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的关注和支持。 

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出任幸福工程组委会第一任主任。十二年来,幸福工程的足迹遍及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截至2006年底,在394个县(市、区)设立了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4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家庭17.1万户,惠及人口79.8万人。幸福工程以真诚而执著的努力,呼唤海内外各界团体、企业、个人架起一座爱的桥梁,共同帮助贫困母亲走出贫困,走向幸福。

5 日本ETIC组织简介

ETIC1993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民间非营利法人团体。 ETIC 一直致力于社会创新中领导力的培养。自2001 年起,ETIC 开始主要关注培养和支持青年社会企业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商业技能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方法。

ETIC 的项目包括:企业实习项目(起始于1996 年) —— 为学生和创业家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STYLE 项目(起始于 2002 年)—— 一个社会创业计划的比赛项目,为那些希望实现自己社会创业理想的年轻人提供展示的舞台并给予支持;社会企业孵化器项目(起始于2002 年) —— 是一个NEC ETIC 的合作项目,以促进新生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并提供专家指导和支持;社区重建挑战项目(起始于2004 年) —— 用于培养和支持为振兴地方经济和社区重建的青年社会企业家、并为他们的相互学习和合作建立平台。(至今已在 12 个城市建立了14 个点),以此来传播社会企业精神,并扩展至全国;东京社会投资(Social Venture Tokyo)——通过投资和提供经营咨询的方式发掘和培养有志于社会创业的人士。

6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简介

关注更广泛相关者的利益,并把自身发展和全社会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对企业经营的必然要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由企业家与企业管理研究院联合20家中国企业共同发起。这些企业都是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进行生产经营,它们的创始人和领导人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其中包括招商银行、IBM中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思科系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均瑶集团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

同盟的宗旨为宣传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框定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提升整个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推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同盟的使命是:致力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改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相结合。

7 乐施会简介
香港乐施会是一个建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独立的发展和救援机构,跨越种族、性别、宗教和政治的界限,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及贫穷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决贫穷问题,并让贫穷人群得到尊重和关怀。助人自助, 对抗贫穷是香港乐施会的宗旨和目标。
香港乐施会于1976年由一群关注贫困问题的志愿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注册成为独立的扶贫,发展和救援机构,先后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推行扶贫及救灾工作,开展综合发展、紧急援助、教育、卫生和水利等项目,帮助贫穷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1987年开始,香港乐施会便致力在中国大陆推行扶贫发展及防灾救灾工作,项目内容包括:社区发展、农村综合发展、增收活动、小型基本建设、卫生服务、教育、能力建设及政策倡议等。

国际乐施会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和救援组织,它由包括香港乐施会(Oxfam Hong Kong)在内的13家独立运作的乐施会成员组织。2004-2005年度在29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包括发展,紧急救援和发展教育方面共721个项目。各国乐施会目标一致,以「助人自助,对抗贫穷」为本,虽互不统属,但互相合作。乐施会在中国的项目,由香港乐施会统筹,确保符合国情、社情地有效推行。

8 爱心行动协会

爱心行动协会由八十年代起,已在亚洲多处贫困及急需之民当中,提供援助;1997年成立“爱心行动协会(中国)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为慈善机构,专注改善国内贫困人士的生活、教育及卫生水平,以达至“治贫、治愚、治病”之目标。主要合作单位乃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带领之幸福工程、云南省政协支边扶贫办公室、云南省扶贫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等。

“爱心行动”的成果:重建安徽省在1991年大水灾被毁坏的设施;在云南省的偏远山区建造面粉厂、水利工程、小学;与云南省扶贫基金会合作兴建“云南爱心扶贫培训基地”;“爱心行动”在母亲节期间举办全港性筹款活动,如1998年“孝亲慈善封”、200020012002年“慈善Golf球为妈妈”、2003年“慈善首映颂亲恩”和2004年“童声妙韵颂亲恩”慈善音乐会,善款拨捐幸福工程、云南省政协等救助国内贫困母亲。多年来,帮助超过12万位母亲,受惠人数逾56万。脱贫率九成以上,还款率超过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