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17, 2008

Book Published in HK: The Stories of 10 Social Entrepreneurs in Hong Kong

新愚公移山─十個社會企業創業者的故事

   目前香港的社會企業,其實有兩大類,一類是受政府資助的社會企業,多數為社會福利志願機構主辦;另一類是完全沒有接受政府資助,由公益創業者開拓的社會 企業。筆者最近編了一本小書,專門介紹後者的經驗。書名就是《新愚公移山──十個社會企業創業者的故事》,由「社會企業創業者論壇」在本月20日出版。以 下是這十個故事的簡介:  Ventures in Development

  兩個年輕女士,一個來自香港,一個來自台灣,各自工作多年後,在美國哈佛大學深造時認識,志同道合,攜手在內地大西北創業,以社會企業運作模式改變當地貧窮面貌。艱苦奮鬥,初見成效,任重而道遠。

一群基督徒開本地社企先河   基督教職業訓練中心

  一群基督教徒,二十年前開始創辦社會企業,以職業訓練及重建人生為目的,為邊緣青年提供掌握技能及重投社會的途徑機會,開本地社會企業的先河。

  Ecosage

  兩位大學畢業生,熱中環境保護,身體力行,創辦廢物回收公司,以嶄新方式開拓環保生意,將廢物變成有價值的東西,既是有利可圖的生意,亦為街坊創造收入,又大力宣揚環保意識,移風易俗。

  銀杏館

  兩位資深社會工作者,放棄社工穩定收入的職業,運用社工專業知識及抱負,結合創業精神,創辦有社會使命的企業集團,為長者及康復者提供服務。銀杏館是一家以訓練及僱用長者為使命的西餐廳,開業不足一年便達致收支平衡,難能可貴。

  自然學校

  以「一葉」為首的幾位教師,多年來研習自然教育法,創建自然協會,為學童舉辦自然教育活動,兩年前開始創辦自然學校,2007年終獲香港政府批准註冊,成為目前唯一一間以自然教學為本的小學,提供另類教育。

  公平貿易動力

  一位商界人士,遍遊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將所見所聞寫成《富裕的貧窮》一書。回港後,創辦社會企業,在內地偏遠地區,組織當地農民,建立公平貿易生產基地,把產品銷售到香港及外地市場,發揚公平貿易動力。

  豐之穀

  一位從美國留學回來,熱愛藝術的女士,十數年前開始專心務農,創辦有機種植生意,艱苦經營,邊學邊做,逐步擴展規模,刻意培育人才,成為業內翹楚,同時積極參與推動普及有機耕種,不遺餘力。

  城市新町

  一位年輕伙子,熱心及擅長園藝,好學不倦之餘,更開班傳授技術,學員不乏失業、半失業、退休人士。其後自設公司,承接園藝工程,全部聘用此等人士,既是一門生意,又為有需要人士創造就業及收入。

公平貿易鼓吹良心消費   公平棧

  一群對公平貿易有熱忱的人士,不願停留於鼓吹及推廣之工作,毅然放棄有穩定收入的職業,創辦了一家公平貿易產品的代理及批發公司,有系統地引進及開發此類產品,滿足香港日益龐大的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包括「有良心的消費」。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

  一群專業人士及行政人員,在香港經濟低谷及「沙士」肆虐期間走在一起,成立「三十會」,為近年香港社會難得一見的一股年輕進步力量。今年更進一步,成立了「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專注推動及協助社會企業發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