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7, 2009

The Maple Women'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Beijing

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介绍
一、创 业 感 言
创始人 理事长 王行娟
  到今年的10月7日,红枫中心就成立20周年了。20年草根组织之路的确很辛苦、很不寻常。在这20年中,我的头发从黑的变灰白,最后一片雪白,都找不到几根黑发了。我也从年近60还算年轻的老人,进入到年近80老老人的阶段了。
20年的时间似乎只是一瞬间,倏忽就过去了。当年一大群知识女性聚集到我家,纵论成立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研究组织意义时的情景,中午大家以炸酱面裹腹时的情景犹历历在目。但时间已经过去了20年,红枫中心已经从母胎的躁动成长为青春少女了。

  在这20年间,作为主要创始人的我,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曾经的艰辛与坎坷已经变得模糊了,沉淀下来的是助人自助后的愉悦与成就感。我说的成就感并 不是指红枫中心这些年来创造了多少伟业或功绩。比起很多的后来人,我们做的仍很少,依然很瘦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尽了自己的力量,也不断地充实和提升 了自己,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享受这样的生活。

  我想,这是否是实现理想历程中的一种心理的满足?

  有人说,NGO是一个梦。的确,正是这个梦吸引了我为她奋斗了20年,历尽艰辛,仍然无怨无悔。在中国的大地上,NGO的破土而出,它的意义,不仅是 社会上多了一种非政府性质的组织,而更重要的是,它表现出作为一个人,他们主体意识被唤醒后,要求在社会参与中发展自己的强烈愿望与行动。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都有追求未来最高成就境界的人格倾向性,在个体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都有向上发展和充分运用自身才能、品质、能力 倾向的需要,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需求,这就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个体不仅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当个体 的自我意识提高以后,人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民间组织的出现,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人们不甘于处在盲目的、被动的地位,而是要主动地进 行参与,发出自己的声音,施展自己的才智,成为社会的主体力量。他们要求受到社会的尊重,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分享社会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 完善自我,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可以说,民间组织的诞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表 现。我们所期求的公民社会,达到公民的自觉与自决,就是建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上。

  因此,虽然在20年间,我付出了很多,但是我收获得更多。我学会坚强、不自卑、不气馁、不畏人言、不避风雨、永不停下脚步,朝着我追求的目标走去。我 更欣喜的是,有一批人一直与我同行。他们是红枫中心的志愿者,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红枫精神,用生命影响生命,爱人,爱生命,爱社会。他们与红枫中心不离不 弃,棒打不散,在长期的服务中不断学习,锻炼成长。红枫中心是一个平台,开放的阵地,所有有志于为妇女与儿童服务的人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发挥 作用,实现梦想。红枫中心过去所有的成就,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他们是红枫中心的骄傲,也是红枫中心的主体力量。在回顾创业的经历时,我由衷地要表达我对 他们的敬意。
2008.7.12
二、破土
  1988年,是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前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妇女研究所破土而出的一年,也是中国妇女在改革开放中经历新困难和新问题的一年。

  在这一年,国家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剥离厂矿企业的富余人员,而被剥离的人员中,70%左右是女职工,连一些女劳动模范都不能幸免。她们失去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因而也影响到她们的家庭地位。为此,全国妇联机关刊物中国妇女杂志在全年开辟了一个专栏:“1988,女人的出路”,探讨妇女问题。

  同是在这一年,妇女的政治参与陷入了低谷。实行差额选举后,有不少省市的四套领导班子中(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竟然一个女领导干部都没有。北京市的一个郊区,连妇联主席都选了一个男的。

  很多女性感到彷徨:

  为什么社会发展了,女人却要回家了?

  为什么社会的发展,要以一代女性的牺牲作为代价?

  妇女应该怎么办,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被历史的车轮甩在后头?

  而在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妇女研究组织,也没有人研究妇女的这些问题。

  中管院妇女研究所就是适应了时代的这个需要,应运而生的。这个组织的主要创始人王行娟,在这一年,从北京出版社的岗位上离休。她感受到当代女性的困惑,希望能为她们做一些事情。于是,在1988年2月27日,王行娟召集首都女界的精英开了个神仙会,讨论成立一家民间组织——妇女研究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神仙会就在王行娟家里进行。神仙会开到中午,大家还意犹未尽。王行娟做了炸酱面给大家裹腹。于是有人把这次神仙会称作“炸酱面会”,自豪地称自己是“吃过炸酱面的人”。

  这次会议酝酿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的创意,描画了它的宗旨和雏形,催生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组织的诞生。

  于是进入了筹备的阶段:

  妇女所确立了她的宗旨:对改革开放中的妇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调查中国妇女的基本状况;开展活动,唤起妇女自主意识、实现妇女自我价值;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

  该组织挂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下面。

  中国妇女报主编谢丽华和原国家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金难,是创业期主要支持者、领导者。

  1988年10月7日,妇女所正式宣布成立。首都各界60余人出席了大会。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托人转达了她的祝贺,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关涛代表全国妇联致了辞,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李雪莹、中管院副院长朱松青等,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

  至此,中国第一家以研究妇女问题为主要方向的民间妇女组织诞生了。
三、历程

  红枫中心20年的历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由于她是一个纯粹的草根组织,没有任何官方的背景与支持,完全是一些知识女性从理想主义出发的自愿行为,因此,从她诞生时起,注定要走一条艰难的道路。

  红枫中心的2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期(1988-1994)为机构的生存条件而战斗。
  第二阶段:危机期(1995-1998)为获得社会的支持而战斗。
  第三阶段:发展期(1999-2008)为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而战斗。

  无论是处在哪一个阶段,我们都用战斗这个词来概括。这是因为,她没有可依循、可借鉴的模式。她的每一天、每一步、每一个活动都是在开拓,都是全新的东西。只能是战斗,披荆斩棘,开出一条新路来。

  第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为妇女所的生存寻找资源。作为民间组织,没有“皇粮”可吃。而搞妇女研究,开展活动,都需要钱。妇女所两万元开办费是几个创始人筹集的。用这些钱租了6平方米的小房子,买了几件旧的桌子椅子,就所剩无几了。为了筹集资金,妇女所在成立的同时就在工商局注册了一个民办科研机构——北京华夏妇女用品研究所,开发妇女用品。它开发过的妇女用品很多:妇女套装、新型毛衣、折叠脸盆、通风自行车套、儿童记身高牌等,但都没有挣到钱。

  1989年“三·八节”,北京市妇联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妇女用品展销会。妇女所租了个柜台,企图通过代销,挣一点批零差价。为此,王行娟与副所长梁正宇 天天站柜台。由于要不断进货、送货,雇了两个年轻人帮忙还不够,王行娟把有半个月假期的女儿也动员来了。结果,半个月的辛劳并没有得到丰厚的收获,结完账 后,只挣了300元,还不够支付两个工作人员半个月的工资。

  1990—1992年,妇女所与中国妇女杂志合作,共开办过9期全国女领导干部培训班,有近千名科级以上女干部接受培训。但是好景不长,各地的这类培 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良莠不齐,全国妇联的一个书记指令,中国妇女杂志不再与妇女所合作,而且不准刊登妇女所招生的通知。这条路被堵死了。

  直到1992年,在一个美国朋友的帮助下,妇女所向美国全球基金会的申请被批准,获得了第一个资助,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才开始摸索到一条寻找资金的道路:设计项目。但这条路依然走得很困难。

  第二个阶段的危机发生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的前后。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使中国的 妇女成为世界的焦点。由于妇女所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还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电话,妇女所是中国第一批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批准,确认为中国民间 组织(NGO)的一个机构,因而妇女所又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各国媒体大量涌进北京,纷纷要求前来采访;一些国外民间组织也不断要求参观;还有一些国 家的政府代表团的团长也提出要求,到妇女所参观访问。在要求参观访问的政府代表团中,有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希拉里·克林顿,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夫人。这个要求惊动了中南海的高层,也引起了他们的疑问。一时间,风声鹤唳,妇女所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妇女所领导人的行动受到了监控,中管院与妇女所脱离了挂靠关系,妇女所不能再用原来的名称,已有的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也失去了。

  在这最艰难的时刻,王行娟坚信两点:一是妇女所所有工作都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二是政府终会认识到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于是她到工商局去注册,取得了服务社会的合法身份。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新名称,就是1996年在工商局注册后启用的。另外,她坚持不懈地申诉,往来奔走于各个有关信访接待的单位,让政府对这个民间组织有准确的了解。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8年,阴霾终于散去。北京市委政法委的领导接见王行娟并表示,红枫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市委完全支持。红枫中心终于度过了信任的危机。

  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至现在。红枫中心摆脱了信任危机后,专心致力于社会服务。红枫中心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服务的 内容与范围的扩展上。在1988年成立的初期,红枫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当代妇女热点问题的研究。1992年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向心理咨询服务的 方向发展,从关心弱势妇女人群权益的保护,到关心人的心理成长,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因此,无论是服务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还是单亲 母亲,以及所有求助于红枫中心的女性,红枫中心注重启发她们认识自我,通过他助、互助,实现自助和助人,从弱者成为强者。

  因此,红枫中心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发展。

  1988年刚成立时,红枫的理念是:妇女研究妇女、妇女帮助妇女、妇女教育妇女。1992年,妇女热线开通,改为“爱心、诚心、热心、关心”。1999年,提出爱人,爱生命,爱社会的理念。2001年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它体现出红枫中心在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对生命的尊重,进行生命的教育,让女性选择正确的生命态度和人生目标,体现出生命的价值与地位,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四、创新与品牌
红枫中心的服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她的创新性,第二个是品牌意识。
红枫中心开展的许多活动都是社会的首创:第一家单身周末俱乐部、第一条妇女热线、第一个单亲家庭服务组织方舟家庭中心……。

  红枫中心希望,她所作过的项目,能在理论上有所提升,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归结,形成一种模型加以推广,让更多的人群受益。红枫中心把这种做法称做 品牌意识。 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高级形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因此打造品牌是企业最核心的工作。红枫中心认为,民间组织也 需要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进行传播推广,以造福更多的人群。红枫创造品牌的流程是:

  红枫中心特别注重服务品牌的建设。将开展过的项目加以提升,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模型,加以推广,以服务更多的人群。
  红枫中心打造的第一个品牌,是周末单身俱乐部。在1990年为知识层的单身男女创造一个高雅的环境,在自然的交往中,相识、相遇、相知、相爱。会员多达两千多人。这种有别于婚介所的周末俱乐部,在90年代,在北京和各地,成为一时的风尚。
  妇女热线是红枫中心最知名的品牌,享誉国内外。妇女热线是在1992年开通的。开通的第一天,就在国内、国外引起轰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 要,热线由1条扩展到7条,运行时间由每天4小时增至24小时,还设有专家热线、老年热线、反家庭暴力等专线。红枫中心还将热线电话扩展至外省市,先后帮 助沈阳、石家庄、陕西、天津、山西、新疆、四川、广西、湖北孝感等地,开通了当地的妇女热线电话。红枫中心将心理服务延伸到热线之外,将心理服务推进社区 和灾区,为有心理需求的弱势群体服务。

  红枫中心通过为全国公益热线举办免费高级培训班,召开国际热线咨询研讨会(1999年)等方式,为提高全国心理咨询业务水平做出努力。
  红枫中心的另一个著名品牌是半边天家园。从2001年到2005年,红枫中心与天津市妇联合作,在天津 市河北区鸿顺里街道开展了“家庭问题社区干预”的项目,在社区中建立起半边天家园,构建起社区的干预网络,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升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目前,半边天家园的经验,已经在天津市推广。在2007年底,天津市召开了全市半边天家园推动会,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出席了会议,确认半边天家园在社区中 有效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时代特征,适应了基层的需要、人民的要求,是一个有特色、有影响的优质品牌,在全国妇联维权工作中有地位、有影响,很值 得推广。
  红枫中心创造的品牌还有:单亲家庭温馨工程,为单亲家庭开展心理与社会服务。在这个模型中,红枫中心不仅帮助单亲实现心理的成长,而且关注 到单亲子女人格的健康,用举办快乐成长活动站等形式让单亲子女在快乐的心理游戏中学会爱人、爱社会和人际相处的方法。这个模型还包括建立良性的亲子互动关 系。单亲家庭温馨工程在北京市宣武区开展,受到单亲家庭的热烈欢迎。宣武区妇联特地为红枫中心颁发了“单亲家庭温馨工程特别贡献奖”。
  红枫中心最新创建的品牌是流动子女的新公民素质教育。流动子女是未来的城市公民。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城市新公民,不仅需要有文化和技 能,还需要具备公民的素质。只有从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方面改善流动子女成长的环境,才有可能实现。红枫中心在北京朝阳区第一新公民学校创建的流动子女三 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对于促进流动子女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同时,红枫中心根据农民工家教缺失的状况,设计了“每天家教三个10分钟,助子女健康成长”的模型,更是受到农民工家长们的欢迎。每天 家教3个10分钟是:爱的交流10分钟,学习做人10分钟,学习知识10分钟。许多农民工家庭按照这个要求去做,亲子关系有很大改善,子女的心理面貌也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 、 志愿者是红枫中心的主体
  志愿性是民间组织的一个标志。志愿者是民间组织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力量。
  
  红枫中心从1988年成立时起,就定位为以志愿者为主体的组织。20年来,红枫中心开展的主要研究和服务,都是在志愿者的参与下完成的。可以说,红枫 中心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志愿者活动与成长的历史。是红枫中心的志愿者铸造了红枫中心一个个响亮的品牌,撰写出红枫中心的灿烂与辉煌。

  红枫妇女热线开通了16年,先后接了11万多个电话,挽救了许多的家庭,让数以万计的女性擦干了眼泪,挺直了自己的腰杆。而这11万多个电话,是志愿者们长年累月、顶风冒雪、按时上线,一个一个接出来的。

  红枫中心以红枫精神培育志愿者。

  红枫的精神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红枫中心的这个核心理念让志愿者们学会爱人、爱生命、爱社会,提高了对生命的本质的认知、尊重和关爱。

  红枫中心的志愿者们,为了让宣武区贫困单亲母亲们打掉自卑,抬起头来做人,自愿为单亲母亲们开办心理成长小组。他们连续8个周末要到社 区去,为单亲们进行心理辅导。最困难的是,有的单亲母亲并不理解,也不领情。志愿者们真正做到用生命影响生命,他们对单亲们开放自己,讲自己的生命体验, 拉近与单亲的心理距离。他们还顶着烈日,拎着西瓜,进行家访,动员单亲们参加成长小组活动。在他们爱心的感召下,参加宣武区8个街道举办的成长小组的单亲 们,他们的心理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从过去的自卑、自弱变为开朗、乐观、积极,有不少人还发掘了潜能,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出一 片新的天地,改善了生活。

  在1998年为单亲家庭建立的方舟家庭中心至今已走过10年。在这10年中,方舟中心每个周日开展活动,先后走进方舟的会员有几百人。而10年来主持 方舟工作的一直是志愿者,红枫中心的督导侯志瑾、贾晓明、李林英以及唐文军、岳燕鸣、时乐、董青、张惠荣、柯本忠等教练和志愿者,都先后主持过方舟中心的 工作,为单亲们倾注过心血。

  2007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新项目上马,要在北京的4个区5所学校开展活动。志愿者们是这个项目的主角。他们不辞辛苦,奔赴郊区农村,开办家长课堂、 老师讲堂、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农民工子弟进行心理与社会服务。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深入到农民工家庭,进行入户访谈,帮助具有典型意义的家庭实施每天家教3 个10分钟的方案。他们无私助人的热情感动了许多家长,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红枫中心自1992年以来,共招募过15期志愿者共450人。目前仍在红枫中心服务的有近200人。其中,在红枫中心当志愿者超过10年的有43 人,超过5年以上的有83人。他们真正做到了“与红枫心连心,与红枫共成长”。

  红枫中心已形成一套从招募、培训到管理志愿者的制度,帮助志愿者实现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红枫中心招募的志愿者中,原来大多数不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但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目前有过半数志愿者取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
六、研究成果
  红枫中心十分重视理论建设,每开展一个项目都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提升,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形成一个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型,进行推广,而且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红枫中心至今已编辑出版了28部书籍,就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红枫中心研究过的课题主要有:妇女就业、妇女参政、卖淫嫖娼问题、女工程技术人员成长的规律与特征、单亲家庭问题、性骚扰问题、家庭暴力问题、当代婚姻家庭问题、妇女权益与司法保护问题、城市妇女社会工作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等问题。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红枫中心还向有关部门提出妇女权益的立法建议或政策倡导,为完善法律法规做出贡献。全国人大修订《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红枫中心都做了大量工作。红枫中心先后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全国妇联提交过的提案、建议,超过10件。
七、我们的朋友遍世界
  红枫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一批承 认为中国NGO的少数几个组织中,就有红枫妇女中心(当时称中管院妇女研究所)。红枫中心也是享有派观察员出席政府会议的唯一的民间组织。以后联合国召开 北京+5、北京+10的大会,红枫中心都受到邀请。
 
  红枫中心与国内、国外的一些民间组织和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双向交流关系。这些交流使红枫中心具有国际的视野,了解到有关领域最新的动向与趋势,从而站到了这个领域的最前沿,使红枫中心的一些活动具有前瞻性。

  红枫中心在与国际友人的交往中,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朋友为了帮助红枫中心搜集资料,到当地图书馆去查找然后复印并寄到中国来。有 的朋友专程到中国来,为志愿者们授课提高志愿者专业水平,分文不取。有的朋友为了让红枫中心获得国际交流的机会,帮助红枫的人员寻找到机构的资助,还让参 会的人员住到她的家中。有的朋友建议红枫中心制作有传统特色的贺卡,用出售来筹集经费。这位朋友怕红枫中心无钱支付成本费,还拿出自己的钱来先期垫付。
红枫中心将永远感谢,永远铭记帮助过红枫的海内外的朋友们。在红枫中心的一面墙上,贴满了资助过红枫中心的机构和个人,以表达红枫中心的感激之情。

  红枫中心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2007年3月,红枫中心理事长王行娟与国内3位女性一起获得了美国维护世界妇女权益的组织“重要之 声环球合作伙伴关系”颁发的“2007年全球领导奖”。1993年王行娟获北京市委宣传部颁发的“老有所为优秀共产党员奖”。1999年获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优秀工作者奖。2005年,王行娟在“全球千名妇女争评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活动中获得提名。王行娟认为,这是红枫中心集体努力的成果,所有荣誉都 是属于红枫中心的集体。
八、红枫中心的未来
  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红枫中心已经成为一家优秀的民间组织。红枫中心要以20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寻求更大的突破与发展。

  红枫中心已具备实现跃进的有利条件。

  5.12汶川的大地震让从国家领导人到军民百姓,更深刻地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最近卫生部还发了通知,要求在全国 做好心理援助热线建设的工作,特别要优先考虑在遭受汶川地震灾害影响的地区开设热线。红枫中心在救灾中行动迅速,开通红枫灾后心理抚慰热线,并组织红枫志 愿者团队,到灾区去为灾民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充分发挥了红枫中心在心理咨询专业方面的优势与战斗力。红枫中心将在四川灾后心灵重建中,以及提高人们心 理健康水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Mar 23, 2009

Seminar on Social Enterpreneurship in China: Present and Future, Beijing October 2008

社会企业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社会企业经验交流与研讨论坛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其概念正受到热捧,然而反观现实,人们也不禁感叹,中国的社会企业还没有成长起来,前景远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让人振奋。为了促进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本期圆桌论坛诚挚邀请您与其他社会企业的创业者和研究人员一道共同探讨。

论坛时间 2008年10月9号星期四下午2点到6点

论坛地点 海淀科技大厦(即海淀资本中心)5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 社会资源研究所 北大-理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出席嘉宾 李大君 北大-理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志海 多背一公斤

团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邹崇铭 北大-理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字实录 :

人间新工人食堂 李大君

社会企业的迷思一一以人间新工人食堂为例

今天我在这里,主要是与大家分享人间新食堂在执行当中遇见的问题,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些创办社会企业的经验。目前我在北大中国社科委研究中心工作,我们想筹备一个社会企业,叫桃花源社会企业文化发展中心, 主要服务的群体是当地的打工群体,尤其是针对我们建筑工地上的建筑工人。虽然到目前为止,不论是新食堂还是我们的发展中心,都尚未正式注册,不过我们的工 作已经全面展开。下面进入正题,今天我要讲的内容会分为三个部分:项目的缘起与最初设计;新工人食堂和新工人活动中心的运营状况;对NGO办社会企业的一种反思。

项目的缘起与最初设计

2007年,我们和北京大学一起做了一个关于建筑工人的调查。因为许多访谈都是在工地附近的小餐馆里进行的,于是当时我们就想,如果我们自己开一个餐馆,那么就可以和工人一起聊天,吃饭,喝酒,访谈气氛会更好的。就这样,2008年 3月新工人食堂正式开始运营,其服务定位于所在社区的打工群体,尤其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我们希望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是从他们中间寻找。就这 样,新工人食堂无法选择地被一群从未做过生意且对做生意找不到感觉的人来经营,而这群人对社会目标的追求远大于对赚钱的兴趣。同时,新工人食堂从一开始就 力图避免陷入纯商业运营,所以由新工人食堂提供财务支持的新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应运而生,为打工者们提供文化休闲服务以及工商和法律方面的技能培训。基本上 每周都会有这样的一些小组,比如文艺小组、法律小组,还有了解整个建筑工人的打工史。这些主要由我们的志愿者来完成。我们所构想的理想状态是餐馆的营业收 入可以支持活动室的各项活动开支,即前面是餐馆进行商业活动回顾,后面是活动室针对打工群体开展公益活动的捆绑式运作模式。

新工人食堂与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情况

从2008年3月20日新 工人食堂正式开业一直到现在,其整个经营状况是在亏损的状态。为什么呢?一方面受到奥运会对外地进京人员的限制,新工人食堂所在社区的流动人口比去年减少 了近一半。另一个比较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选址不好。本来为打工人群服务的食堂,却选在以本地居民为主,离工地约有一公里的地方。还有其他原因,如没有一个好 厨师;为了让更多工友来食堂吃饭,除了少收他们钱之外,还为他们免费加菜,而有些工人却因为担心我们会赔钱就不来吃饭了等等。经营至今,餐厅最好的情况也 只是实现了收支平衡,无法如预期中那样给活动中心更多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新工人文化活动中心在今年下半年建筑工地开工不足的情况下,难以聚拢更多人气。 加之天气转凉,工人下工后更愿意回工棚,不愿意出来活动。因此,文化活动中心面临着缺乏服务对象的危机。

面 对以上这些困境,在新工人食堂的改进方面,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慢慢地转向向社区打工人群和本地居民两个消费人群服务,而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打工人 群。以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来,我们预估在春节前应该可以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新工人活动中心的活动方式也以集中工人活动改变为由志愿者或工作人员主动走访的 形式,进行文艺活动或者大学生对打工人群工地、工作、生活状况等方面的调查活动,更直接地接触工友,为他们服务。

对NGO办社会企业的一种反思

半 年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认为教训应该是更多些的,包括社会企业理想与现实间的迷思,如何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社会服务如何 借助企业化的经营来实现,以及目前关于新工人食堂和新工人活动中心的具体的问题是:他们两者的关系是附属关系还是互动关系?究竟社会企业是NGO的企业化,还是企业的NGO化?

1、理论回顾:社会企业理想与现实间的迷思

香 港乐施会在对香港和深圳的社区经济组织(社会企业的一个重要类型)的考察中发现,大部分社区经济组织由于面对市场竞争,经营并不容易。而且,很多成员只能 以志愿者或兼职的形式投入社区经济组织的工作,必须用在正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来维持工资与生计。调研人员认为,这些社区经济组织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运 动,“只可算是零星而有意义的尝”

2、框架设计:如何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企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戴维.伯恩斯坦在《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这样写道:“商业企业家对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社会企业家对社会变革就意味着什么。他们是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社会企业更多是对于着重于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实现所谓的商业性的经营。由此来看,社会企业已超越了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着重于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创造性的破坏”。在具体的操作,经营活动只是它实现社会目标的一种手法,是它实现社会目标的社会化而已。

3、实现: 社会服务如何借助企业化的经营来实现。

对于我们来说着重想解决的是我们所在打工社区中工人就餐的环境,并希望借此一方面解决就餐环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通过新工人食堂来支持新工人活动中心,以此来达到所谓的社会效应。我 们力图通过餐馆的方方面面来传达我们的社会目标,并认为只要降低对餐馆利润的最大化追求,餐馆是可以满足它的社会性功能的。然而,市场化的竞争逼迫我们不 得不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经济运营上。对于一个餐馆,地址、服务对象、厨师、服务态度、餐馆的布置、经营的种类、成本效益控制、餐馆的人事管理等等,这其中任 何一种因素都会对餐馆的营业状况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把餐馆的经营定位于服务打工群体,尤其是工地上的建筑工人,是餐馆需要体现的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 工人网络的目标上,它与活动室完全一致。然而,我们致命的失误在于把一个主要面向建筑工人的餐馆选在了一个远离建筑工地的位置。

4、关系处置:附属关系还是互动关系?

尽 管整个上半年新工人食堂的财务一直都出于亏损状态,但是依旧承担了新工人活动中心的房租、电费和其他经济支出。而新工人活动中心也为餐厅带来了人气,照顾 了餐厅的生意。更重要的是,餐厅是我们直接接触工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和平台。餐厅制造出来的轻松氛围,使我们更容易接触到更多工人,并且发现他们之中的 骨干,为我们进一步跟进工人的权益活动和开展服务提供了便利。因此,我可以说,目前新工人食堂和活动中心关系主要还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互为支持。

5、角色定位:社会企业是NGO的企业化,还是企业的NGO化?

我 们整个餐厅的运营过程中,每个人都很努力,甚至希望餐厅的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来自打工群体,尤其是来自建筑工地的工人。我们希望他们不但能成为管理人员, 也能参与活动中心的外展工作和社会调查工作。这基本是采用了NGO的做法。但是由于工作事务的繁多,我们也想从运营方式上实现企业化,讲求工作效率,更好 地体现它的社会功能。不过由于在某些工作理念上不能与企业理念互相认同和沟通,至今我也不能解决所谓的NGO企业化这样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个问题想留给大 家,社会企业应该如何去更好的发展,还有我们是如何来吸纳我们企业里面的人士和如何将我们NGO的人士在基本经营方面进行更好商业方面的培训。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多背一公斤 余志海

公益事业融资多元化

多 背一公斤,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旅游加上公益的一种公益活动形式,是通过政策的参与来服务乡村教育。“多背一公斤”是2004年4月正式提出的口号,2007 年开始建立全职团队,今年4月完成工商注册,叫爱聚(北京)咨询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有4名全职人员,和一名全职实习生。我们的形式就是鼓励志愿者在出去的 时候背上一些图书、文具带到乡村学校。我们整个的运营方法是建立志愿者自己发掘、提交和参与的社区,志愿者自己购买物资提供给学校,志愿者亲身探访学校。

如何发掘更多资金来源

首先作为背景资料,我对“多背一公斤”的资金来源做一个简单分析。目前我们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资金是来自业内的项目资助,主要是1+1基金会,他们资助我们灾后重建的主使项目。另外还有来自企业方面的资金资助,包括公益资助和商业合作,大概占了四成多。其余小部分资金来自我们产品的运营,以及一些奖金收入。以上就是我们 08年预期收入的资金来源。

1、筹资策略矩阵

那 么我们如何去发掘更多不同资金的来源呢?我将市场放在横轴上,产品放在纵轴上,以已有产品、新产品、现有市场和新市场为坐标,将整个筹资的产品和市场划分 为项目创新、风险、竞争、渠道创新四个部分,他们形成了一个策略矩阵。下面我对坐标图上出现的名词进行名词解释,以明确他们的含义。产品就是你能够提供的 东西,对于NGO来 说可能就是我们所做的各种项目。而这里所指的市场,其实是客户,而不是用户。用户是使用产品的人,而客户是为产品买单的人,这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人群。而市 场是客户的集合。举奶粉这个物体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奶粉用户是婴儿,而客户则是婴儿的爸爸妈妈。同样,我们是NGO,我们产品的用户可能是弱势群 体,而客户则是为项目提供资助的人,来源可能是基金会,可能是企业,可能是NGO自己。

l 已有产品是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的产品,或者已经有人在做过的一些项目叫做已有产品。

l 新产品是还没有出现过的。这个新产品可能是一些带有革命性的,是革新的产品,也可能是一些改良性的产品。

l 现有市场是我们现在已经存在的传统的筹资的市场,如境外NGO基金会,或者一些网站等等。新市场是说目前正在出现的一些新的能够为你提供资金的的群体。下面将会对他们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现 在,我们回到产品的市场的战略矩阵,用矩阵来说明几个资金的来源。将已有产品投放到现有市场你得到一个结果就是竞争。因为作为一个新的机构,特别像我们这 些又小又新的机构来说,你把一个已经有的产品放到一个现有市场上面,你会发现很多同行,或者很多前辈已经做过同样的事情。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和 基金会的关系都比你要强。所以你在这一块是没有很多优势的。于是我们就会考虑设计一些新的产品出来,去取悦,或者去获得现有资金拥有者的支持,这就是项目 创新。另外把已有产品或新的产品投放到新的市场中去,这就是渠道创新。最后如果将新产品投到新市场,这可能意味着有一定的风险。在这个产品和市场的矩阵 中,大家可以分析自己作为NGO或者作为社会企业,你自己的产品是落到哪一个项限里面。

2、筹资市场光谱分析

作 为已有市场,其典型代表就是境外NGO或者境外基金会。它们存在时间早,大约80年代或者90年代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它们很成熟。与已有市场相邻的是最近 三年才开始出现,而且是逐渐看到风投的非公募基金会,从一般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很有钱的艺术家或者演员,创立一个基金会,用以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更近 一些的就是新市场,其中的代表是企业和媒体,虽然他们二者的诉求不同,但是暂时可以把他们放在一起。下面我就以自己并不权威的经历在这个筹资市场光谱中去 分析他们不同的数量、特征、需求、他们关注的申请机构的一些要素以及管理方式。

在已有市场中,也就是境外NGO的需求上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约10个到100个。他们在中国的NGO行 业已经存在很久了,声望很好,经验很丰富。因此他们更追求安全的,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机构和项目。对于申请机构,他们非常关注其业内的声誉和专业能力。管理 上他们很注重项目执行过程的管理,因此会周期性要求提交报告等,对于过程的控制相对严格。对于我们这些又小又新的机构来说,与他们合作的机会比较小。

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约为700多家,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从业时间较短,同时,他们都是有钱人,资金非常雄厚。正因为他们是这个行业的新进入者,因此他们更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影响力,建立自己的同盟。可以说非公募基金会和已有市场,即境外NGO,甚至包括公募基金会,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为他们是在一个同质化的市场里面去争夺同样的资源。所以他们更关注机构的创新,希望用新的东西去占有一个现有市场的份额,其 他媒体/企业的市场数量是无法统计的,因为中国的企业好象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总的来说,既然是企业就完全是可以商业导向的,伴随着所谓企业的很多社会责 任。或者说这种公益活动,的确也有很强的商业目的,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在这个背景下面,他们关注的合作机构的因素与已有市场关注的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已 有市场关注的是机构行业内的影响力,而对企业/媒体来说他们关注的是机构公众影响力,以及执行商业合同时的执行能力。甚至从我们自身经验和体会上来说,他 们并不那么注重过程,而更在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东西。

面对非公募基金会如何去做?

突破。因为非公募基金会本身的数量不是很大,作为NGO社会企业可以主动寻找在相同领域非公募的基金会,与其进行合作。

追求规模化。因为非公募基金会大部分是企业家自己出资成立的基金会,其自身作为一个经营的本性来说,也是在追求一个规模化。因此他们希望在一个项目中能尽可能服务到更多的机构,形成一定规模。

控制成本。因为非公募基金也是受基金会相关的条例所限制,因此他会有控制成本的要求。

面对媒体/企业基金会如何去做?

加强NGO自身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活动或者媒体公关,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品牌形象。

建立合作网络。这个合作网络就是NGO的合作网络,当企业与你合作时,他对规模一定有所要求,而且对一个小的机构来说是很难完全去实现这种要求的。因此这时候更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合作网络,大家可以共同去获得和消化这些资源。

追求高利润率。因为组织化是有成本的,要交税,要给人员发工资,要上保险。既然要做商业合作,就首先要有商业立场的思考,尽可能追求高的利润率。因为钱是企业来的,你拿着更多的钱能做更多的事情。谢谢大家!

参与者讨论环节


l 工友之家 王德志

首先在组织化问题上,我认为作为自下而上的一个NGO,它在建立的最初是不可能组织化的,不可能所谓的工商化,所谓正式注册是在哪。这个我还要质疑一下。如新工人食堂没有注册也一样可以把社会企业做得很好,他们一样可以称得上是社会企业。所谓注册无非是给国家纳税罢了,但是他们一样可以雇佣人,可以发薪水,可以把社会企业的工作开展好。据 我所知,所谓真正的社会企业的出现,是要具有一定规模才谈得上企业。而在朝着社会企业方向去努力的过程中,如果求全责备的话,可能就真的没有办法办事了。 其次在筹资市场光谱中我认为应该出现个人捐赠者这个群体,因为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是做买卖,就应该把个人的用户考虑在里面。

l多背一公斤 余志海

“多背一公斤”在注册之前也经历非了非常长的非组织化的时期,直到 08年才正式工商注册。因为今天的主题是社会企业,所以我们尽量不提传统 NGO 的运作方式,而是讲这种企业化的运作。从我理解,既然要做一个企业,或者叫社会化的企业,就应当具备基本法律情况。

因为个人捐赠从法律角度来说是合法或者不合法的,而且即使是这样,他也不是一个捐赠,而是一个消费者,从有自己产品,也有给个人用户他去购买。

l 香港乐施会 高天

社会企业与普通企业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是它是购买一种方式来筹措社会资源,并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想,社会企业也可算为一种投资吧。

l香港乐施会 李艳

我是来自香港乐施会公共贸易项目的官员。从刚才的发言中,我感觉“多背一公斤”正出于 NGO 的发展阶段,他想要迈到一个社会企业中去。当然,我定义的社会企业就是以自己的自营产品来出售获得商业的利益,以这个利益的积累来实现社会公益的发展,我想这是对社会企业更宽泛的定义。

首 先我很认可筹资市场分析,关于传统基金或者非公募基金,或者还有企业和媒体的三类市场。如果是一个很正规的市场分析,其理想模式就是建立一个数据库,然后 在这三者之间有一个具体分析,比如说传统基金会需要什么,非公募基金会需要什么,企业和媒体需要什么,然后根据我的项目我要去寻找我的一个购买者。但是在 大部分NGO的人力、物力可能都达不到建立数据库要求的时候,我们如何让寻找一个好的市场切入点,保证这个切入点是新的?其次,我能理解存在无形的和有形 的两种产品。咨询公司顶多收咨询费,你给我多少钱我怎么评估?但是现在如果按照传统 NGO 筹款方式就不能算是收咨询费了,而是捐款,所以我认为这不属于商业盈利的范畴。

l多背一公斤 余志海

我认为不管是做NGO,还是做社会企业,或者商业企业,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一个创业的过程,而创业是不可设计的。特别是很小从无到有的,有投资的创业,更是需要不断去尝试,不断去调整,很难说一开始就会有一个预设很明确的定位,然后就挣钱,这是不可能的。

关于产品,广泛的来说产品有两类,除了实物产品之外还有一个叫服务,以及类似人力的,我们都叫做服务。

我们与企业和媒体的合作,在这里有一个例子。比如我们跟21世纪经济报道,他有一个小型额度项目,我们是去为他执行这个项目去踩点,还有募捐以及现场活动执行。因为这个项目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由平安保险来赞助的,所以我们是一个活动资金方的关系。我们还有一个产品是今年在运作的图书产品,叫 双子书, 主要针对缺乏图书的乡村。但是我们募捐的话是募捐机构图书,不一定很合适。因此我们现在采用在城市出版新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每出版一本,我们就同一时 间地支持另外一本是赠送给农村的学生,这叫做“双子书”,也就是这两本书有一个一对一的关系。并且购买的用户是能够在我们网站上查询到另外一本图书的去向 是给了哪一个学校的哪一个学生,他可以跟农村学校的学生建立联系,保持通信的关系。

中国社科院 杨团

“多背一公斤”其实是注册了一个公司,是迫于形势注册成一个商业的形式,但不知你 如 何认同自己的身份。而且在分析客户和用户需求时,针对媒体包括非公募基金队伍提到一点比如说要规模大和追求高利润率等等,这样会不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 是由于用户跟客户是分开的,用户需求跟客户需求也许是有不同的,那么当用户利益跟客户利益的矛盾冲突,又如何去解决呢?再者,从目前而言“多背一公斤”还 是一个NGO模式,企业和媒体客户在你的整个量的比例占的很小,但是未来也许你想要发展成为一个自主型企业,你如何把它变为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呢?

l多背一公斤 余志海

客户和用户的问题上,第一要选择,选择你的客户,并不是所有有钱要接受。第二点要引导。在专业性上,很多企业和媒体是不够的,这时你就要发挥你的专业性引导他们。我觉得做社会企业非常难,一点都不比做NGO容易。我前后至少摸索了两年。

l 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社区参与行动) 宋庆华

首先社会企业的定义很难界定,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对社会企业都有不同的定义。现 在我们自己也给社会企业下了一个定义,就是不管他是什么,只要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当然,如果你又能够把社会问题解决了,同时还能够挣钱,我觉得这就非常 非常了不起了,而这也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企业了。那么怎样才能够既把社会问题又解决了,又能够挣钱呢?这的确比真正的做企业还要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创 新。真正的社会企业,是强调创新的,是他们做慈善手法的创新,这是做社会企业核心的东西。

刚 才我们大家讲到饭店的事情,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社会企业的做法。在英国有一个已经存在20年的社会企业,叫学徒餐厅,主要解决一些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这个餐厅目的是培训失业人员成为服务员,甚至是餐厅管理人员。但同时餐厅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品牌的餐厅。餐厅通过自身的品牌吸引客源,才能够培训更多 的失业人员。这就是学徒餐厅的创新手法。

第二我们一提到企业,大家就觉得是挣钱的,只有社会企业家才能创造一个社会企业。但实际上,社会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而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因此一定能产生一个多赢的结果。


社会创投组织介绍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王翔

社会企业家应有一个社会企业家的方法,也可以叫做社会企业家的精神。把社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带入到 NGO 的 发展中去,包括我们的公平开发的具体的工作中去。其实,一个优秀的社会企业家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如调研能力,协调能力,志愿者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模型做 起来都非常困难。曾经有一次在一个论坛听于光阳讲课的时候,他说“创新”二字谈的时候很简单,但是做的时候非常难。为什么?“创”右边是利刀,“新”带着 “斤”,创新是要动刀动斧,是要破旧才能立新。友诚从2007512号正式成立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跟社区参与行动合作。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把重点放在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的孵化方面。我们希望能扶持不同类型的,不同盈利模式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希望能走出一条新的公益的道路。

另外我认为NGO或者社会企业在寻求资助之前,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现在非公募基金会越来越多,但是可资助的 NGO却并不多,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家的非公募基金会,甚至是有一些公募型的,比如青基会或者慈善基金会。所以我建议在对付国外基金会也好,对付非公募也好,或者企业和媒体也好,加上一条,首先得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方法。

公益孵化器(NPI) 宋波

公益孵化器是注册于上海浦东的一个NGO,主要工作是支持一些初创型NGO,到今年为止已经有几个项目出壳了,其中也包括多背一公斤。我们希望在孵化器的基础上,在做公益创投的一些探索。就是除了给NGO 的支持之外,我们做一些对于社会企业的支持,可能会有长期的,大额的规划。如果大家对我们的资料感兴趣可以上我们的网站。谢谢大家!

美慈基金会 陈一梅

美慈基金会主要是做经济发展和公民社会发展,非常关注青年,关注企业家精神。7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第三部门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其中有一个小组叫东亚社论企业讨论会讨论小组,做了关于中国社会企业发展基金的一个发言,让我结识了亚洲、欧洲和美洲其他地方的企业,尤其是从事企业研究的人。

其 实社会企业在美国有两派,最早一派是做社会企业跟经济合作的,叫社会经济派;另一派更强调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以及解决社会问题创新的做法,叫社会创新 派,现在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而欧洲也可大致分为三派,一派更关注的是整合劳动财富效应,即给弱势人群提供就业机会机会,一派与商业活动结合得比较紧密, 如公平贸易,另一派是合作社。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杨团

社会企业在中国

社 会企业的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兴起也不过才十几年,所以我们是能够跟上起进度潮流的,不能认为仅仅是这十几年才有的。中国慈善公益的传统历史中,这 样具有社会企业因素的组织、思想、企业家精神算起来也有近100年。因此我认为这是学界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命题,一个概念。从它的历史中把人类历史当中一 些真正鲜活的,有创造性的,有诚信力的东西,使它们在崭新的形势下,获得新的生命,这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什么叫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这是一个新词汇。我并不将它成为一种组织,一种精神,我叫它一种思想,一种实践,是全球化时代面对社会成长诸多挑战的一种新的思想和实践。

l从组织视角来看,它是拥有社会目标的企业,是为了社会目标而在市场上进行运作的组织,是利用经济交易活动达成社会目标及财政自主的一类社会实体,是通过市场收费方式进行运营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其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部分地或全部地依靠收费或者合同??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增长,它同时也是寻找商业机会,进行商业化融资的非盈利组织。它的定位不是政府或者准政府组织,不是慈善或者社会公益组织,不是企业,也不是法人机构。这个组织不管是正式登记的也好,是没有正式登记的也好,是网络登记也好,是NGO也好,是工商登记也好都不管,是看它什么样的目标,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做。因此,这种组织具有模糊性。

l从文化视角来看,它是融经济手段于社会成长的思想、理念、精神、行为和项目为一体的,其定位是最重要的是推崇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文化价值,要求差异,要求创业、创新,而且始终贯彻,让社会成为一个变革者、贡献者、参与者和设计者的社会,提供一个让每个人能更全面地实现自由和自我表现的途径,这个是跟这个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相关的。它和我们要为弱势群体服务这样一个目标是不矛盾的。另一个价值是打破慈善和商业是永不相交的两极这个传统观念。公和私一定是黄河为界,在这种传统思想上讲,核算和商业是永不相交的两极。但是就社会企业周到的文化价值来说,它们是说可以相交的,也就是说公私可以融合的。

1、社会企业的策略定位

我 们讲创新,却不知道从哪儿去创新,却不知道创新的目标有没有一个方向。我也做了一个社会企业的光谱。一头是纯粹慈善的,一头是纯粹商业性的,你可以对照自 己在光谱上的每一点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比如多背一公斤,目前它的位置还是比较靠近纯粹慈善性的一端,但是它也还会往前发展。无论怎样发展,只要你的目标是 明确的,而且你的手段和目标是能结合在一起的,那么你在哪一点上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就算是做成企业也一样可以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当然,纯粹商业性的企业 在今天实际上他们都在寻求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尤 其是今天面临全球化时代,我们看到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由此我们可以看见纯粹商业性已经走到了什么样的下场。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走向一 个渠道,走向一个方向。究竟是什么呢?美国人在这次金融次贷危机中提到社会主义等等口号,并不是说这就是明确和正确的方向。人类真正要探索的是一种“中道 的方向”。

2、社会企业获取资源的方式

我 认为社会企业获取资源的方式分为三种:市场收费和捐助;多种经营;公司下设非营利组织。比如老人院属于第一种方式。多种经营的情况下面有各个不同的状态, 比如有的非盈利组织自己设立了一个商业的企业,有的非盈利组织是和政府和公共机构签托管的合同,有的是给公司做非盈利组织擅长的,有报酬的工作,然后和公 司建立商业的合作关系来获得项目的资金。以上这些多种经营的方式都可以称作是社会企业的方式。最后一种是公司自己下设非盈利机构。以香港光华控股公司为 例。香港光华控股公司是一个具有巨大资产的公司,下设有两个非盈利机构:北京光华咨询会和北京德鲁克管理学院,涉及环保、扶贫、农村发展、城市消费者服 务、老年服务、残疾人、儿童照顾等领域。

社会企业运动在全球兴起的背景

1、全球面临生存挑战。冷 战结束后,历史并没有终结,全球需要面对贫困、安全、犯罪和医疗保健等越来越趋同的社会挑战。从次贷危机引出来的问题,以及三鹿毒奶粉事件。让我们感觉到 今天的世界不仅不安全,而且不稳定。这样不安全和不稳定的形态正在朝着激烈的方向发展,是越来越趋于不稳定,越来越趋于风险。市场失灵,政府失灵,这都不 用说了。第三部门是不是就好呢?未必。即使美国是全世界NGO发 展最好的,力量最强的,也还是不行。这就是为什么要找社会企业的原因。当大家都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就希望从这里找到出路。那么社会企业是不是真正的出路 呢?我看也不能够断定。但是它是人类在这个阶段的新的探索的一种代表,一种代名词。是把它这样的一个整体的这种探索通通的叫社会企业运作,不叫社会企业本 身,也不叫社会企业思想,也不叫它社会企业家庭权,而是整个社会企业运动,是要通过这里来探索出路的。这里的探索包括公众参与,包括我们更多的关注今后, 包括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包括我们对一个成功的理解。那么人的成功,企业的成功,国家的成功,社区的成功都越来越更多的追求社会价值。

2、社会部门面临生存挑战。 首 先非营利组织运作成本上升了,过去稳定的财源没有了。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情况和国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目前的资助有了新的生力军,那就是民营企业,一些 要做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企业以及非公募基金会。但是国际上面临的生存挑战使我们警惕,也就是说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是以后也会遇见这样的情况?其次, 市场竞争增加,NGO的市场竞争增加,使共赢项目更容易筹得资金。再次政府购买公司的服务。商业公司进入服务领域了,成为非营利组织的竞争对手。虽然现在国内上海政府也买了一部分的NGO服,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企业稍微整顿一下,立刻就可以承接政府的服务,NGO行吗?最后是社会政策的价值观在改变,利用商业手段如个人资产积累培养人的自立能力。

3、倡导社会企业运动的意义、作用。 社 会企业浪潮正在形成全球的社会运动,它超越社会责任和非营利部门慈善捐助,目标直指后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成长,寻找全球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促进社会公平 和社会包容。最近十几年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概念,比如社会经济,社会创新,公益创投,慈善组织,社会资本,社会成本,社会效率,社会资源,社会发展等。 然而理论永远是在实践后的。现在全球关于企业社会运动的实践是方兴未艾,所以搞理论的,搞研究的,只要能够跟得上这样的潮流,然后跟着潮流的后面来做经验 的总结和提升,而且不仅要能够把一些想法给大家发布发布,由大家再去创造。只有这样一个过程,才有可能促进理论更好地结合我们的企业。

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1、如何判定中国的社会企业

管 理大师德鲁克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从他的管理理论出发,在十几年前,就曾预言说社会部门的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运行中真正的增长部门。 他的概念我自己认为是很值得深思的。中国社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很多,我觉得第一件事情是要判定到底什么算中国的社会企业。这个判定目标、运行手段,还有机 构分类和功能是有不同判定的标准的。我以最传统的合作社为例,韩国、台湾把它叫做综合农协,在日本它叫做农业协同组合。它的指向是社会目标,是把农民团结 起来,指向一个为了全体人都能够获益这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当然是一个社会的目标,不是一个纯粹经济目标。农协处于市场、农户和政府之间,它相当于把农户团 结起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共同面对市场。它的运营手段是一个商业的竞争手段,它的分配主要是按照交易额分配。也就是说在100多年前就有这样一套模式,它的社会目标和它的运行手段是结合在一起的,是所谓我们今天所讲的这种公私融合的。也就是说公私的分离是后来的事情,是人们自己在发展过程当中,丢掉了按照实践操作可行的这条道路,人为地用理论和概念去分裂了。

2、中国NGO在走向社会企业吗?

其 实我很欣赏刚才多背一公斤的小伙子,我觉得他是有一定的专业性。我也用一个坐标图来说明问题一。纵轴是公共性,横轴是运营性或者说市场性,这样把它分成四 个象限,等于说在保护型的这些象限里,它的公共性是高的,它的市场性是低的。然后在这公共性低的,市场性高的。在这是属于公益性低的,市场性高的。双高组 织,也就是说它的公共性比较强,它的市场性也能比较强的组织比较容易走向社会企业。所以对这个组织我们有一个信息咨询中心,他们都可以通过市场方式收费。

通过市场方式收费的这类组织,一定要严加管理,尤其是行业管理,要做好这个服务,而且都应该在市场上收费。至于这个收费的价格怎么样合理,怎么样不好,更有质量的服务,这是一个治理的问题。

所以不管现在NGO类型的,还是社会企业类型的,通通应该走向社会企业。这是未来的发展。

3、中国NGO走向社会企业的主要风险

中国NGO走 向社会企业的几大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从慈善投资转为部分的市场经营。多背一公斤是一个好例子,它是一个原来由志愿者多背一公斤这样的一个慈善筹资机 构。现在它正在转向市场经营,那么在转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风险,第一个风险就是可能偏离自己的使命,违背公共价值,其次还可能发生与机构文化相抵触的情 况,以及改变与受益人的相互关系,因缺乏市场企业特有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而损失慈善资金,受到公司的竞争性抵制等风险。

所以NGO走向社会企业是有很多的风险的。那么对中国现在的NGO,我们的第一阶段还没达到呢,而社会企业照理来说应是后一个阶段的事。但是,也有一些机构或中国NGO,有可能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这样一种观念,一种自信一一“我要走向社会企业”。那么有这种可能去进行自己的设计,然后走一条路,让自己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一种兼容的思想,兼容的这种手段,走下去。

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图景

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之路,简单说来是:公私融合,市场融合,地域治理与多元交叉。所谓地域治理就是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如果各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东西,就能降低全球化所带来的链条反应。多元交叉指的是不管你是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还是生态的,都要综合起来。

基 本政策上要分类试制。社会企业应有类别区分:1、合作社/综合农协类,它属于既不是企业法人,也不是NGO法人,是中间法人的关系。中国农村的问题要解 决,可能会对社会企业真的打开大门,因为这样的一种综合性的机制,把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这种机制,是最有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2、企业-社会企 业类,这就像我刚才说到光华公司。如果这样的跨国大公司能够朝着社会企业的方向发展,那将是对整体局面结构有重大影响的。

3、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类,比如学校、医院、老人院等。4、社区综合服务类。如爱心超市、新工人食堂。我们的思路和想法基本是从自己出发的,是我们这些好心人要做 NGO 出发的,而不是更多地从社区的居民,包括农民工他们的需求出发的。

在基本立法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还是目前这个状态好,就是该基金会法该基金会法,该社团法社团法。因为目前社会企业的组织边界并不那么清晰,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要用一种创新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一旦将它组织化了,它跟别的组织怎么做就产生问题了。

中 国目前的环境条件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社会发展的水平比较低,所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基本的方面,我觉得社会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这个社会网络里头有 基金会,有学院,有商店,有信托,有杂志,有孵化器等等,我们的社会网络需要有更多种类,多元交叉。这样的交叉对社会企业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社会企业的成长战略

关于成长战略我觉得不能讲了,因为目前我们属于初级阶段。但是比如说现在社会支援所他们想搞企业项目中心,想要做这些事情,还有像 NGI 要搞创投等,这样的一些探索都已经在做了,而且都是不错的。那么这些探索包括特别适合CSR和SRI,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样一个认识,在思想和实践层面把它的位置提升,这样对我们融汇各方面的思想,让思想、平台、项目、资金能够汇聚是会起重要作用的。人才培育问题接着不讲了。我大概念上是把一个不成熟的,但是基本上是我自己的问题奉献给大家。谢谢!

北大-理工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邹崇铭

社会企业资源中心项目介绍

1、社企民间高峰会

2008年11月21日在香港将举行社企精神及社会革新国际研讨会

2008年11月5日-22日在香港将举行社企创建工作坊

2、中欧社会论坛

2008年10月27日-28日将在伦敦举办第三节双年聚会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们常常都是在大量产品、服务、体验等的积累之下,将我们的产品向商品化发展,然后一步步做商业计划,再形成投资计划。这样一个金字塔形的历程或许是我们的现状,也是必经的历程。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更向着金字塔尖前进的发展,谢谢大家。

附件:

本论坛主讲人PPT在本网站报告中心下载
链接地址:http://www.csrglobal.cn/web/hdjl.jsp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Workshop in Beijing, March 2009

[申请截至3.1]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班招生启事

  • 发布时间:2009-02-18 02:17:16 | 点击数量:1228

你有改变你生活的社区的热情吗?

你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吗?

你有创办一家社会企业的理想吗?

你是否已经有了创办社会企业的初步设想只是不知从何起步?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开始招生了!

在北京为期一周的封闭培训,英国社会企业专家、国内资深培训师的面对面指导以及五十名志同道合学员济济一堂的交流将为你的理想付诸实践提供可能。赶快报名,加入社会企业家的行列吧!

英 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将承担培训所有费用,包括学员的差旅、食宿等。培训学员的优秀社会企业创业计划将 得到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携手NPI 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联合提供的启动资金和项目孵化支持,你的创业梦想实现将指日可待。社会企业家技能项目设立了总额达五十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奖励机制,将从 五十个社会企业创业计划中遴选优秀的创业计划,给予启动资金的奖励。项目还将提供一个孵化名额,为选中的社会企业创业计划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办公场地设 备、能力建设和小额补贴等支持。

主办机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优秀社会企业项目孵化支持:NPI 公益组织发展中心


培训时间:2009年3月14 日-19 日

培训内容:目标分析,PEST 分析,市场研究及推广,财务及融资,公司治理等

培训语言:中文

培训地点:北京郊区

申请条件:

申请人必须

1.有投入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热情

2.思想开明,有创新精神,

3.有创办社会企业的计划或初步设想

4.了解自己想通过创办社会企业帮助或影响的人群

英语语言能力及学历背景不列入筛选条件,有社会企业从业经验者优先。

请填妥以下申请表格,在2009 年3 月1 日前将表格传真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我们.

点击下载报名表


联系人:

孟女士

电话:010-65906903 转215

传真:65900977

邮箱:meng.wenjing@britishcouncil.org.cn

Mar 12, 2009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Make New Moves to Fascilitate Non-Profit Registration: Starting April 1, 2009

社工委下月接受申请 NGO成立将有绿色通道
2009年03月07日02:13   京华时报  郭爱娣 
  本报讯(记者郭爱娣)想成立社会组织的最大困难是婆家难找。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宋贵伦透露,从4月1日起,成立社团只需到北京市社工委社会办登记报名,即可享受全程服务,20天内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复。
  此举意味着非政府组织(NGO)的成立有了绿色通道。
  1998年制定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这一规定,成了不少民间社团成立的障碍之一。难就难在这个婆家——业务主管单位非常难找。例如原来由市科委负责管理的社会组织将由科协负责,想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此类社会组织就要到科协进行业务审查。由于社会组织的类型纷繁复杂,有些社会组织脱离政府主管部门后,会出现找不到“东家”的情况,而且审批手续繁琐,因此也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和壮大。
  今年,这种局面将被彻底改变,“从4月1日起,我们推出社会组织成立的一站式服务,成立社团只需要到社会办登记,递交材料,由社会办协调各部门审核申请材料,20个工作日就可以收到是否能成立的回复,如果符合要求马上进入登记阶段,而无需再自己跑腿找婆家了。”贵伦说。政府还将通过改造、提升、新建一些新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来解决婆家难找的问题。
  这些“枢纽型”社会组织将成为社团的新“东家”,政府通过出钱买服务的方式为其注资,以方便“枢纽型”组织对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服务。

Feb 11, 2009

Article: 中国城市社会企业家初探

热点关注:中国城市社会企业家初探
2006-09-28 胡刚 张菁 杨国琼 点击: 3119


概况

(一)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社会企业还无统一的定义。英国是社会企业兴起较早的国家,将社会企业定义为:“企业主要追求的是社会目的。其盈利主要用来投资于企业本身或社会,而非为了替股东或企业持有人谋取最大利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扶贫委员会政府资讯中心)。

社会企业借鉴和利用一般企业的原理,借助市场的力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力量,实现包括消除贫困、解决就业、扶弱救残和社区发展等内容的社会公益事业大规模、高效率和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企业的三个特点:

1)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社会企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非赢利;

2)有经营活动并且经营收入是主要收入来源。社会企业不同于传统NPO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资金来源。传统NPO主要依靠筹款而持续,独立生存的能力相对较弱,而社会企业能够自给自足,其经营收入是主要资金来源,但是也不排除募集资金;

3)所得利润不得用于分红。社会企业也是NPO的一种,这便是社会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地方。社会企业的利润不可以用来分红,而必须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

(二)中国大陆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简况

依据上述社会企业的定义,社会企业应该是非营利组织。根据中国民政部民政事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2005年民间组织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类民间组织有31.5万家,其中社会团体16.8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4.6万家;基金会999家。现实中,还有许多在该统计数字之外的以工商注册的形式存在的民间组织。

“社会企业”在中国大陆还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大多数民间组织比较缺乏经营意识,习惯于通过募款而非经营创收的方式获取资金支持。因此在NPO信息咨询中心数据库里面的1000多家民间组织中,能找到符合社会企业特点的为数不多。它们主要分布在养老、民办学校、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等领域。例如,由方嘉珂先生发起设立的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1998年在社团管理部门登记,是一家拥有四座专业老人护理院和包括居家老人照料公司、老年病医院、老人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清洁管家公司、老人营养餐配送公司以及老年用品公司等一系列机构的社会组织,其90%以上的收入来源都靠自身的服务收费和经营收入。另外一家典型的社会企业上海市妙心家政公司在工商注册,成立于2003年,主要致力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再培训的工作,并且特别重视辅导对象的道德教育和心灵启迪。目前,其主要收入来源全部依靠自身经营。

虽然到目前为止,完全称的上“社会企业”的机构并不多,但是可以看出,有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存在向社会企业转化的趋势。这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 种是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机构。这类组织可能是直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符合他们购买力的产品或服务;也可能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涵盖社会弱势群体,然后通过 分级收费来服务于弱势群体。比如南宁的安琪之家是一家专门为脑瘫儿童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他们收取的服务费远远低于同类服务机构的最低标准。目前安琪之家 的经营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果他们打破统一最低收费标准,采用分级收费,用高收入家庭所支付的服务费来补贴低收入家庭,将来就很有可能转变成一 个社会企业,使其可以通过经营收益自给自足。

第二种是通过发展公益产业来支持机构运转。鉴于目前民间组织的经济压力,一些机构开始尝试在服务范围之外开拓一些经营的产业。比如为服刑人员子女提供服务的北京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中心,2005年开始购买了一片枣树林,通过爱心认购的方式,购买者可以在枣树成熟的时候来采摘。目前这一收入已经达到40多万,将近占到机构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方式还处于试验阶段,如果成功的话,他们还将继续发展这种公益产业以支持机构的发展。另外还有青海的吉美坚赞福利学校,也正在探索通过发展颇具当地特色的奶酪产业来支持学校的运作。

除 了上面这些民间组织以外,还有一些公益性很强的企业,比如北京金色啄木鸟节能环保中心。该企业致力于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并推动垃圾分类、再 生资源回收和推广使用再生纸等惠及社会的工作。随着目前中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有一些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个人,用经营公司的方法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公 司的目的并非完全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相信随着对“社会企业”理念的逐渐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为那些具有创收潜质的非营利组织指明或者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还可能使一些有经验的实业家们找到一个比捐钱更合适的回馈社会的途径。

(三)社会企业家在中国大陆发展前景

1)资金来源单一和运行经费没有保障,已经成为困扰中国NPO的最重要的问题。社会企业的经营理念将会给中国NPO注入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2001年由NPO信息咨询中心组织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培训调研报告”显示,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以捐赠为主要资金来源渠道的,占58.4% 政府拔款和会费次之;有偿服务等比较少。这一资金来源结构的后果,是NPO在资金方面过分依赖于其他部门,从而形成了发展的瓶颈。事实上,作为非营利机构并不等于不能盈利,只是收入所得不得进行成员间的分红,而必须用于公益事业。

2)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很多草根NPO本身就是工商注册,他们具有企业化运作的先天的法律条件,所以,为什么不扬长避短呢?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在中国兴起也不过十余年,因而我国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和免税制度目前还很难使很多草根组织得到合法身份和免税资格。很多草根组织都是在工商登记的,所以从法律地位上看,它们都是企业。为了保障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这些NPO很少开展具有创收意义的经营活动,但是又无法被法律认可为公益机构而获得捐赠上的免税。这种身份上的缺陷恰恰为它们开展经营活动带来了便利。社会企业概念的提出正好可以解决这个复杂的身份问题。工商登记的身份将更有利于他们向“社会企业”转变。

可能存在的风险: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观念,可能会使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有一个慢慢被接受的过程。如果公益组织做经营活动,就很可能使公众怀疑它的公益性。同时,如何保证这种工商注册的社会企业做到不分红,也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案例

——上海妙心家政及创办人黄绮军先生

众 所周知,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持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为成就欣喜的同时,困难和挑战也接踵而来。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 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农村涌现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失业人口激增。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 大问题,并且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

妙心家政总经理黄绮军曾在慈善机构服务多年,深切感受到农村及城市贫困群体缺乏知识、缺乏教育、缺乏机会的状况。20033月,他在上海创建了上海妙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http://www.mopa.cn/),在全国20多个贫困或经济落后地区招募家政服务人员,希望通过心灵建设、教授技能、提高自信、帮助就业等手段,促使农村及城市的贫困群体改善生活。

妙心家政是集企业、学校、公益为一体的事业体,它的使命为:将利他精神带入千家万户,帮助农村失业人口和城市下岗人员再就业。企业文化为“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信心”。

妙心家政现有4家分店,员工8人,累计对约750位家政服务人员进行过培训;现有家政服务师约200名,登记会员客户约2000位。妙心家政的目标是在5年内通过连锁方法在华东地区开办100家社区分店(社区生活中心),并安置3000个农村与城镇下岗妇女就业。

作为一家公益企业,妙心家政在成立之初采用了工商注册的形式,目前正在申请NPO的资质。妙心家政通过自筹资金创建并运行至今,目前已经收支持平并有微利。出于创办的公益宗旨,妙心家政目前所获得的利润都投入到了企业运行之中,未来可能获得的盈利也将沿袭目前的做法。为了扩大扶助范围并提高扶助能力,妙心家政下阶段希望通过筹款计划扩大资金投入。

妙 心家政把家政服务人员称为“家政服务师”,为他们提供完整的家事技能培训课程,同时提供在职技能进修和提高,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体验培训”。在培训中,妙 心家政注重家政人员的人格塑造和道德培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礼仪的熏陶,希望以改变学员的心灵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强调启发学员,培养他们包容感恩的心灵,并通过教授技能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

38岁 的家政服务师王红梅来自河北省一个小城镇,十几年前成为了单身母亲,而企业的不景气又让她不得不面对下岗失业的窘境。通过当地政府的介绍,王红梅来到上 海,进入妙心家政工作,不料对新环境的担忧和对女儿的挂念使她一到上海就病倒了。妙心家政和黄绮军资助她求医问药,病愈后又帮助她适应新的城市、新的环境 和新的工作。现在,她已在妙心家政工作了一年多,她的女儿也由此获得经济支持而复学。王红梅说:“感谢黄绮军先生,感谢妙心家政给我再就业的机会,感谢妙 心家政这方净土让我栖身。我爱妙心家政,就像爱我相依为命的女儿。它使处于困境中的母亲们舒展了眉头,使失学的孩子重拾课本。我爱妙心家政,因为它是我真 正的娘家”。

作为一家家政服务企业,妙心家政为了使它的服务覆盖更广的地区,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出了家政服务师网络视频介绍、多媒体网上家政学校(http://jzol.cn)等特色服务,给予客户以印象深刻的使用体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妙心家政在实践中创建了社区生活中心的模式,并以它作为主要的经营形式。目前,妙心家政共有4个社区生活中心正在运行中,运行半年以来,成效显著,广受欢迎。

社区生活中心是在城市小区附近租下100-150m2的住宅,供不超过15位家政服务师居住,并配备 1-2名 管理人员,向附近区域居民提供服务。这个模式在不影响服务的前提下,为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提供了更充分的个人空间,一方面大幅改善了家政服务人员的生活环 境和心灵感受,显著降低了家政服务人员的流失,另一方面也显著提高了雇主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社区生活中心推出后受到了服务人员和雇主两方面的好评和欢迎。

社区生活中心的模式易于推广复制,具有良好前景。妙心家政计划继续推广应用连锁这一模式,在5年内在华东地区开办100家社区生活中心。

妙 心家政创建至今遇到的困难主要在于:第一,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资金支持仍然不够,因此无法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建设以及社会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导致 难以广泛、高效、高质量地拓展培训业务;第二,由于社会企业的概念在中国尚不普及,难以吸引到合适的管理人员参与企业运作,导致企业管理混乱,资源浪费, 效率低下,影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这两点也将是妙心家政未来发展的两个瓶颈。

在 访问中,黄绮军表示,这是他首次接触到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的概念。交流之后他表示,就他的理解,社会企业应该兼具公益性质和企业运作形式;社会企业家 应该具有利他心,有投入公益事业的热情,有管理能力,能够组织、领导团队工作。这两点使它有别于义工、慈善家和企业家。

他表示:随着经济增长,中国的公益领域将发展迅速。随着公众精神需求的增长,中国社会精英群体投身入公益领域的数量渐增。在他看来,虽然资金经常是摆在眼前最明显的问题,但只是影响中国社会企业家出现和成长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中国社会企业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有两个:

(一)是否有坚定的信念,能否抵住现实的种种诱惑而不动摇。

(二)外部社会环境尚不成熟,不能提供足够的扶助。

谈到自己,黄绮军认为他选对了方向,希望能够为己为他人继续努力,让人生不遗憾。

建议

在中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筹集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企业家”的概念和方法,对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是一个十分有意义且现实可行的思想和方法。

“社会企业家”不仅对拓展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思路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而且,为那些有意愿在公益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现实可行的选择。因此,“社会企业家”对推动中国公益事业,从而对促进中国社会进步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 社会企业家”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国还是比较新鲜的,但同时,中国拥有供其实质内容生根发芽的广袤土地。从初步的判断来看,“社会企业”在中国应该具有良好的 发展前景,所以,建议在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近期目标:在中国非营利领域及企业界介绍、推广“社会企业”概念和方法。长远目标:使中国非 营利组织及企业广泛参与到社会企业实践中来,并且影响中国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支持“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