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 2008

Fang Jiake: Senior's Home

关于方嘉珂

发表日期: 已经有1248位读者读过此文

养老先锋——方嘉珂

老人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人类的繁衍与生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理应受到社会的尊敬、爱戴、关怀和照料。他们的晚年应当是尊严的晚年、幸福的晚年。鹤童老人院的创始人方嘉珂正是基于一切为了老人的宗旨,把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亿万家庭分忧作为天赋使命,殚精竭虑,历经10年艰辛,使鹤童老人院由一所变为5所,并创办了鹤童老年福利协会,使其成为拥有护理公司、餐饮公司、清洁管家公司、延安医院、护理职业培训学校、老年用品研究所和中国老人院网站等门类齐全的社会化、福利性的综合老年服务组织和服务机构。为我国民办非营利性的社会养老行业和老年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一、创业篇

方嘉珂,195412月生于天津。他天资聪明,好学上进。在小学,他是大队委;在南开中学,他是校宣传组的编报员和校文艺宣传队的队长;在宝坻县农村,他是知青组长;在天津中医学院,他是校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处级校团委副书记,是年29岁。后来,他辞去公职下海,创办了一个实业公司。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有谁料到,这位有着中医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已获得大学讲师资格、并通过全国选拔出国人员考试(EPT、能在国外行医有大钱可赚的人,却选择了一个最普通、最不显眼的新职业——创办养老院。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一)触发回国办养老院的决心

1992年,方嘉珂接受奥地利克拉根夫市一名曾在中国学习中医的执业医师邀请,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奥地利做短期工作。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国。他在异国用中国的医术征服了众多患者,但最让他大开眼界的是他走进了那里的老人院,这使他产生了在国内办养老院的冲动。

奥地利是一个美丽富饶、人口趋于老龄化的国家,其养老水准堪称世界一流。方嘉珂在那里看到了国际上最高级别的养老护理业,眼前不由豁然一亮。他说:中国医生在那里接触最多的是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那里老年人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准,后来我总结出两句话:保持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持了老年人的晚年尊严。触景生情,方嘉珂不由得回想起在出国前,他曾把89岁的老父亲送到天津的一家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后,老人坚决不住,要求回家。他去了几次这家养老院,看到那里的管理确实不尽如人意。他想到,我们传统的养老院是建立在照顾三无老人基础上的,办院的理念不是追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是带有一种救济性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与奥地利养老机构有着很大差距。难道我们就不能办一所奥地利式的养老院吗?由此他萌发了回国办养老院的念头,并且一发不可收。

当时,方嘉珂的一位德国医生朋友在柏林开了一家中医诊所,盛情邀请他帮助管理这个诊所,开价很高,但被他婉拒了。有人劝方嘉珂,你在国外发展多好,然而他有自己的想法:一是他觉得给朋友打工不是滋味儿,怕把友谊染上铜臭。二是他自认为在国内有几十年的资本积累,这资本不是金钱,而是,是那些信任、理解、能帮助他发展成功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同事。他相信,办一家自己心目中的养老院,会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支持。于是,他毅然放弃在德国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

(二)创办天津鹤童老年公寓

1992年至1994年,方嘉珂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通过办教育、办商店、办餐饮娱乐业以及出国工作等手段,实现了下海创业的原始积累,开始酝酿更宏伟的目标——创办养老院。199412月,当他开始步入40岁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坐落在密云一支路的姜井医院对外招租,方嘉珂抓住这一时机,斥资60万元,把 这家占地面积一万平米、二百张床位的医院盘了下来,建起天津第一家民办的鹤童老年公寓。

鹤童这个名称是方嘉珂的一位中学同学与他苦思冥想反复研讨后,一天凌晨在电话中敲定的。当时,社会上人们对社区服务还只是停留在一般概念性的理解上,天津市民政局的领导发现,鹤童老年公寓(以下简称鹤童)符合政府提出的大政方针。市社区服务中心对鹤童给予了支持。

建立鹤童,立即得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时任天津市政协主席的刘晋峰为公寓题匾。19954月,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老龄委主任的鲁学政为鹤童成立剪彩,老同志石坚应邀担任名誉院长、天津市各部、委、办、局的一些领导同志及著名护理专家王桂英、关小瑛等到场祝贺,并有多名热爱鹤童的人员加盟,成为鹤童的创始人。

王桂英——原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护理专家、第43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是方嘉珂妻子的老师。她非常热衷于养老护老,曾经有办护士之家的愿望,所以当被邀请加盟鹤童时,她欣然答应并身体力行,在鹤童连续干了整整三年。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才退居到鹤童名誉理事的岗位上。

值得一提的是石坚老人——原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鹤童创业之初,他就鼎立相助,担任了整整10鹤童的名誉理事长。他捐书捐物常年不辍,逢节必到问寒问暖。《鹤童报》创刊时期他圈改的字迹如今还在。即便到现在,鹤童的大事他也过问。他实践着他那著名的口头禅:行善事者必长寿!

原天津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涛,是一位对社会福利事业有着浓厚情结的老同志。当他被邀请加盟鹤童后,马上乘鹤童大发车到了现场。他以毕生从事民政工作的经验,指导鹤童创业之初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他不嗜烟酒的清廉作风,为鹤童工作人员树立了长者的风范,为大家所称道。

方嘉珂也记得,陆焕生——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连同他的慈善协会一班人马,与鹤童共同创办天津市老人护理院的岁月。陆老以他慈善的心肠,帮助初生的鹤童艰辛成长。他是鹤童第一任理事长,在任整整5年。他为鹤童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鹤童的创始人还有许多,用方嘉珂的话说,他不过是一名召集人而已。创建鹤童之业,他感觉人少了不行。三支人马,一支来自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一支来自专业护理界,另一支则来自学术界,合在一起,形成了鹤童的创业者团队。起初叫管委会,后来正式登记注册,成立了社团法人的理事会。199511月,鹤童老年公寓与刚成立的天津市慈善协会联合开办天津市老人护理院,开始挂起鹤童老年公寓天津市老人护理院两块牌子,后来将其合为一体,更名为天津鹤童老人院

二、管理篇

鹤童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始于建院不久,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不同职业出身、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靠什么来进行管理?靠制度。方嘉珂去书店买了一批书,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苦读,吸取国内外人事管理的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写出了迄今为止仍在继续沿用的《鹤童人事管理规章》。可喜的是,它已被劳动部门认可;可惜的是,当时立即就有人剽窃,差点儿导致一场官司!

方嘉珂请德国护理专家马克到鹤童培训员工。马克对方嘉珂说,你整个的管理模式、岗位设计、工作安排包括三班倒,怎么跟德国的一样?马克哪里知道,当年方嘉珂来到德国一家养老院,扛着摄象机24小时不休息,将护理员上三班的实景全录了下来。通过与我国养老院的护理对比,方嘉珂发现我国养老院的护理属保姆式的;老人睡了,护理员也睡,老人醒了,护理员也醒,老人拉了尿了,护工再去弄,这是一种倒置型的服务。而鹤童在吸收了德国的先进护理经验,采用前置型的服务。而鹤童则吸收了德国的先进护理经验,采用前置型的服务,譬如没等老人拉尿,就先提醒老人拉尿。方嘉珂到日本交流,他们一听说鹤童学的是德国养老院的管理模式,就没说的了。原来,日本养老院也是学德国。

方嘉珂对护理人员实行了人性化管理。单单在如何为护理老人的人员定称谓的问题上,方嘉珂就费了一番工夫。那时,护理老人的人员有叫护工的、有叫保姆的,香港叫起居照顾员,日本叫介护士,德国叫帮助人的人。他感觉较体面的、有尊严的称谓就是护理员,因为它不同于医院的护工和家庭的保姆。而这个称谓恰巧与今天国家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称谓相衔接。鹤童很早就给员工上三险,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工资连年上调。

在谈到建章立制时,方嘉珂说:有趣的是,不少骨干分子学到了鹤童的管理模式后就走了。天津市很多养老院包括组织者、业务骨干,不少都是从鹤童出来的。我开始想不通,觉得他们背叛了鹤童。现在想通了,因为毕竟他们是在鹤童学到的东西,他们把它带到社会各处,整个社会养老水平不就上来了吗?对于社会化养老,鹤童要起一个促进作用。你之所以立得住脚,就是因为人家看你是从鹤童出来的,有真本事。使他引以为荣的是,鹤童出去的人工作都好找。有些人还以应聘的名义到鹤童”“偷艺”——学习几天就走。对此,他说没关系,鹤童年年都在进步,年年都有新东西,只要鹤童不断前进,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如最近鹤童搞的矩阵式管理,养老院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全部用图表体现,引用的是美国管理模式。我们把老年人的护理分为7个等级,在早、中、夜三班人员的配比上,根据老人人数与护理等级的增减,用计算机不断进行护理人员配备的调整。财务实行了预算化管理,各部门效益单独核算。

三、理念篇

(一)一切为了老人的办院理念

鹤童开张伊始,方嘉珂就把天津著名书法家——他的南开学长曹柏昆请到了鹤童题词:一切为了老人。不久,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亿万家庭分忧的对联就挂到了鹤童的前厅。这一提法已被广泛引用到全国。

鹤童成立之初,方嘉珂就写下了老人是什么的理念:对老人院而言,老人永远是最重要的;老人并不依赖我们,而我们却得依赖老人;为他们服务是我们工作目的;老人召唤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不能让他们等候太久;老人应该受到尊重和得到全面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失去他们我们就只有关门的份了。

鹤童成立之后,方嘉珂又写下了员工谨记的理念:鹤童一个员工一时一会儿的疏忽大意,都将导致全体员工全部工作的前功尽弃。他提出的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让坐着的老人站起来,让站着的老人走起来的护理程序,和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保持老人的晚年尊严的护理目标,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正是这种一切为了老人的办院理念,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护理专家王桂英说:1994年我认识了方嘉珂,感觉他年轻有为,勇于创新,富于思考,执著认真。他那一切替老年人着想、一切从老人的利益出发的思想,与我有很多相同之处。虽然当时我已70多岁了,但我非常愿尽义务,无偿帮助他办鹤童。初创阶段我们曾一起克服困难,方嘉珂早来晚走,从不休息,事无巨细,一切都亲自过问。如对吞咽困难老人和大小便失禁老人,他都亲自培训工作人员如何去做。仅从安排老人浴后涂抹护肤品这件小事儿,就足以看到他是如何在细微之处关爱老年人。善待员工也是他闪光的一面,比如年终发双薪等。鹤童是民办机构,没有政府的拨款,由于鹤童长期坚持不营利的做法,按成本定价,至尽仍未摆脱亏损。方嘉珂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当今的中国人中像他这样的人不多啊!

()非营利养老机构的理念

19966月,鹤童成立一年后,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刚卸任的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到鹤童老人院视察。当即他就具有前瞻性地指出:鹤童所走的社会化养老是中国未来养老的必由之路。国办养老机构不能再办下去了,国家不能再自己办自己管了。而在当时受一大二公的思想影响,人们对此并不能完全理解。之后,崔乃夫派有关专家不断地对鹤童的发展进行点拨。可以说,鹤童的发展壮大,是这些专家引领与指点的结果。

鹤童的性质问题,当初谁也说不清。专家提示方嘉珂,要做社团登记,因为这种模式在国外很普遍,中国香港的养老机构多数也是社团法人在办,决不是私人机构。方嘉珂效仿国际通行做法,进行了社团登记,将鹤童定性为民办、公助、社会共有(即机构所有)的公益性养老单位,使之成为一家自收自支、社会化管理、公开化操作的非营利性机构。可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方嘉珂起初建院的60万元投资等于无形中捐给了机构。在产权利益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方嘉珂毫不顾及个人的得失。这种机构还在哪里呢?方嘉珂开玩笑地说,假如有一天,我突然不存在了,鹤童也不会受到影响,几小时以后,理事会就会产生出一个新的方嘉珂来主持工作。决不会像有的私人企业,老板一闭眼,其他人打成一锅粥,把财产分抢一空,最后导致企业消失。

1997年,由民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中国非营利机构专家评估组,来到鹤童,进行非营利机构的评估。当时对非营利的究竟是或是的确定,着实争论了一番。鹤童最后被学者确认为组织效果较好,社会效益甚佳的中国首家非营利机构。鹤童的投资人是社会各界,鹤童的产权属公共所有。鹤童依靠了一批志愿从事老年福利服务事业的社会贤达、知名人士、社会精英、专家学者而起家,鹤童不姓,但也不姓传统意义上的鹤童的产权模式在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比比皆是,譬如中国香港的东华三院、日本的芙蓉会、美国的孟尝会等。鹤童由此成为一种福利的、公益的、慈善的、没有功利心的机构,成为我国养老机构的未来。鹤童被国家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政府部门所认可,从此在一个全新的发展层面上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建民教授对方嘉珂非营利养老机构理念的评价是:我认识方嘉珂在1997年,当时他到南开大学进修老龄研究方面的知识。以我所闻所见,当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为如何应对我国老龄挑战进行学术探讨之时,方嘉珂与鹤童却已饯行,我佩服其乐善之心,乐善之行;当学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尚就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性质等问题进行政策研究时,方嘉珂与鹤童却已先行,我叹服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我国民办养老院服务规范和标准尚未制定之时,方嘉珂与鹤童却已先行,我折服其律己之严,待老人之厚;当我国非营利养老机构尚处萌芽之时,方嘉珂与鹤童却已走出津门,并将社会养老先进服务理念和管理制度推向社会。

护理专家马荫楠的评价是:面对快速到来的老龄社会,方嘉珂具有超前的意识,社会化养老他是率先者。他立意新、起点高,在政府没有给钱的情况下,办非营利养老院,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护理教育也还是空白。我曾亲眼目睹方嘉珂给老人洗澡,亲自实践和摸索,像他这样高学历的人这样做实属难得!他为国家起草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标准,使其成为了一个新的职业;他曾亲自培训扶抱搬移老人,显示出服务的人性化;他还研究开发了匀浆膳营养液。他心中始终装着老人。

四、发展篇

鹤童初创阶段举步维艰,天津市委、市政府对鹤童的发展始终给予了特殊关注。10年来,先后莅临鹤童的市里领导有:张立昌、刘晋峰、鲁学政、石坚、陆焕生、李盛霖、宋平顺、夏宝龙、李中垣、张再旺、吴振、方放、肖元、黄炎智、张绍宗、李长兴、许明、刘曾垣、何国模、刘文藩、武书昌、赵克正、刘红升、王文华、张云龙、散襄军、李宝金、只升华等同志。领导们的陆续到来,给在困境中挣扎的鹤童带来了希望。方嘉珂非常珍惜党和政府的关怀,他感觉在他背后有一股巨大力量在支撑着他,他无法改弦易辙,只有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捐资,扶植鹤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1995年到1997年,鹤童完成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开始大踏步前进,逐渐成为全国学习的社会化养老楷模。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那一年鹤童的发展全面提速——4月、5月、6月、7月相继建起天津的3个院和北京的1个院。转年4月份,鹤童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基层养老单位的代表,赴广州出席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会上,方嘉珂作了题为鹤童民办非营利机构的发展之路的大会发言,引起强烈震动。因为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仍是国家拨款建养老院,国家管养老院,一些边远地区甚至还不知道民间可以办养老院。

广州会议后,鹤童成了天津乃至全国老年事业发展的光荣象征,全国各地来鹤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面对参观者的称赞声,老同志石坚及时提醒方嘉珂别让鹤童参观垮了。老同志的话语如一针清醒剂,使鹤童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战战兢兢地前行。

2000年至2003年,鹤童围绕养老问题,多部门、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了系列化推进。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从教育入手,在1998年创建起全国第一所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被授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认证机构的资质认证;从老人的伙食入手,建立起老年营养研究室;从医疗入手,创办了天津延安医院,并请来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资深医学专家李竞坐堂;从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入手,成立了老年用品研究所,与德国建立了业务往来。为拓展健康老年人的服务领域,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鹤童之声合唱团

鹤童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作了如下评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领域发生了巨变,巨变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顺应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近10年来崛起了一个崭新的产业——老人院产业,方嘉珂堪称这个产业的领军人物。10年前,为了探索中国的老年福利事业,方嘉珂率先创办了民营的天津鹤童老人院。难能可贵的是,自创办始,他就选定了一条艰难的非营利机构成长之路,本可为自己和老人院集团的职工牟利的许多大好时机都被他自觉放弃,10年来始终坚持以成本定价、向老人让利的非营利运营模式。办一个院时是如此,形成鹤童产业集团时还是如此。

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专门服务于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专业护理老人院集团,鹤童最大的难题是收费不敷成本之需。据国际经验,护理老人院最受社会欢迎但运营成本最高,每年至少需要政府投入三分之一的经费。鹤童却在10年来基本上没有政府经费支持的情况下运营至今,而且因优质服务获得了老人和家属的一致赞誉。可以说,鹤童已经走出了一条将国际护理老人院经验中国化的道路。这是方嘉珂锲而不舍地学习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在鹤童坚持社会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

五、成绩篇

(一) 创造了几个全国领先

鹤童不仅为天津养老行业的发展闯出了新路,而且为全国养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鹤童启用城市下岗女工从事养老护理业在全国领先,这与方嘉珂引进德国让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照顾老年人的理念有关。他反对让未经过培训的外地人直接做养老护理员,他的做法与政府要求安置4050”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完全相符。在今年4月召开的“4050与鹤童10研讨会上,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散襄军听到鹤童干了10年的安置下岗女工的再就业工程,替政府分忧,做了那么多贡献,夸奖鹤童既解放了生产力,又创造了生产力,当即决定拨款10万元支持鹤童

方嘉珂在日本发现有专门培养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学校,回国后,申请注册了鹤童老人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全国居首。6年来该校面向全国,进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职业资格的鉴定,推动了我国养老护理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2000年,学校开始承接中华慈善总会的任务,举办全国民办老人院院长培训班。首期全国班大获成功,第二、第三期也在20022004年相继成功举办。

方嘉珂还参与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说来也巧,制订这个职业标准的建议,竟是德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的。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标准》的初稿首先在上海完成,在充分采纳了全国各地代表的意见之后,最后由方嘉珂执笔完成。至此,我国的养老护理职业终于有了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

接下来,按照《国家标准》编写《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由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与事务副司长担任主编、方嘉珂任副主编的编辑组宣告成立。在上海、北京、陕西等地分别编写的基础上,由方嘉珂最后统稿完成。全书80余万字,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专门用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的权威教材。

20049月,第二届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继续在首都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养老机构与意外预防及对策。如果说上届论坛是务虚,那么本届论坛则是务实;上届论坛是宏观,那么本届论坛就是微观。鹤童继续接受中华慈善总会的委托承办本届论坛,方嘉珂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人员将论坛称作是星火燎原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来是满天星,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民办养老行业的发展。

(二) 老人满意是最大的成绩

面对荣誉,方嘉珂认为:金杯银杯,不如老人和家属的口碑。只有老人满意才是工作的最大成绩。

鹤童有一个对老年人满意度调查的工作设计,即在每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体老年人对环境卫生、服务态度、护理工作、设施设备和伙食水准等方面意见与建议的征求,迄今已经整整坚持了10年。每月的调查反馈表,方嘉珂都亲自审阅、统计并亲自处理。他还建立了一套意见与建议的回复流程。一直要跟踪到提意见与建议的老人满意为止,这是他追求的工作目标。

鹤童还有对工作人员职业生涯的设计,因为方嘉珂深知:老人满意的前提是工作人员也要满意。譬如坚持8小时工作制、实行年假制、全年13个月工资制、年薪制,为有困难的员工调整工作岗位或地点、双月员工联谊、不间断的带薪培训、鼓励外出进修等一整套福利拼盘,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老年人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位家属在感谢信中写到:我父因一氧化碳中毒,经环湖医院治疗后来到贵院疗养,贵院从院长到护理员对工作精益求精,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深感染着我们。尤其是许多护理人员不怕脏不怕累,为老人洗脸、理发、刮胡子、清洗全身、更换尿布,为老人奉献了一片爱心!

(三) 成绩背后的巨大付出

鹤童10年,是方嘉珂努力学习的10年。在此期间,他曾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受教于中国人口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李建民教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人口经济学的知识,从理论上把人口老龄化搞明白。他的研究生论文是对我市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曾被相关报刊转载,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鹤童10年,是方嘉珂苦苦追索的10年。在此期间,他把先进国家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引进,结合国情,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非营利机构发展的鹤童模式。从组织结构到管理体制,从工作流程到工艺流程,从质量管理到员工管理,处处都在体现着比较的优势

鹤童10年,是方嘉珂不断创新的10年。当他在德国初次看到老人使用一次性纸尿裤时,中国的老人还在使用传统尿布,他下决心引进它。他把世界上最大的老人纸尿裤厂家——德国保赫曼公司负责人说服,公司曾派专人来鹤童现场展示。现在,保赫曼中国公司总部已设在了上海。而鹤童早在1997年底就停止使用传统尿布,重塑老年人晚年的尊严。

鹤童10年,是方嘉珂激情永驻的10年。在德国,他曾马不停蹄地在一个月里奔走了10个城市、30家养老院。在奥地利、日本也是如此。他对游山玩水全然不感兴趣,而对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充满了好奇心,并将其先后引进鹤童。他崇尚拿来主义,认为模仿是最迅捷的成功之首。

鹤童10年,是方嘉珂战战兢兢的10年。有人曾评价鹤童惨淡经营。的确,鹤童”10年的财务状况始终处于这个状态。因为鹤童锁定的服务客户基本上是穷老人,而鹤童追求的服务水准却是国际标准,这一低一高造就了所谓利润空间的缺口,因此财务紧张总是鹤童面临的大问题。为此方嘉珂绞尽了脑汁。

鹤童10年,是方嘉珂痛苦的10年。他在营造克服困难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内环境方面,较为得心应手,但在影响和改变外环境方面他却很无奈,最大的无奈莫过于鹤童的所作所为有时出现冒进时。尽管历史已经说明,社会进步常常需要付出试验的代价。

鹤童10年,是方嘉珂苦恼的10年。他对中国养老行业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太少、发展太慢感到苦恼。他认为那些靠政府拨款并且运营成本很高的所谓非营利机构,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机构。社会上一些人对鹤童所谓非营利还收费的议论,他认为是信息不对称所致。他深感这个领域里扫盲任务很繁重。

鹤童10年,是方嘉珂永不言败的10年。他最大的动力来自鹤童这个学习型组织本身。鹤童的理事会年年月月开会把关鹤童的理事们支持他、信任他,给他空间让他干。他有一支跟随他工作了10年的团队,以及几百名忠诚的、志愿服务的员工。成败乃平常,只要使命明确、目标明确,这是他的心态。

鹤童10年,是方嘉珂不惑的10年。在此期间,他开始明白人生的真谛,一切都应该先尽最大努力,然后顺其自然。中医的经历和人口学的学历,使得他为人处世追求中庸,将不卑不亢、不骄不馁、安于清贫、甘于寂寞与天道酬勤、君子自强不息的追求集于一身。

摘自《天津老年时报》


版权所有:鹤童老年福利协会、鹤童公益基金会 技术支持:天津网站建设
址:天津市南开区雅士道45